奥运村夜景 |
奥运村餐厅一角 |
奥运村内展示中国民间工艺品的商业区一角 |
方便
班车站位置紧靠餐厅 运动员下车即能用餐
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建设与北京奥运会的体育比赛场馆同样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经过了一系列的内部运行,包括记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人试住后,北京奥运村在7月20日进行了预开村。邓亚萍说,按照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北京奥运村的正式开村时间为7月27日,闭村时间为8月27日,“届时将接待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
作为一位曾经连续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并亲身参与了北京奥运村建造的幸运儿,邓亚萍对北京奥运村的最大感受就是其方便性。“北京奥运村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西北角,南接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等主场馆区,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奥运村与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这可以说是历届奥运会中距离主体育场和比赛场馆群最近的奥运村了。”她强调,“之所以将奥运村与主场馆群的距离设计得这么近,主要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地方便运动员来往比赛场馆和驻地,我们不愿运动员把更多时间花费在路上,希望大家能保存好体力,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比赛当中。”
邓亚萍说,为了能尽可能地减少运动员不必要的时间耗费,即便是对在奥运村内的驻地往返赛场班车站也作了充分的考虑,“我以前是运动员,很清楚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活动流程,无论是从驻地到赛场还是从赛场到驻地,上车前或下车后的第一件事是先吃饭,然后才是出发或回房间,因此我们在奥运村内的班车站安排也是紧靠着运动员餐厅,让大家在餐后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路上。”
高科技
纯电动大巴“零尾气” 高峰期将使用电瓶车
为了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官员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北京奥运村无论在设计、建造还是服务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从而也使北京奥运村成为了科技含量最高的奥运村。
邓亚萍介绍,在奥运村内安装了大量太阳能景观照明和室内节能灯,还安装了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系统能为运动员和官员提供热水,“赛后,这套系统将满足近2000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另外,奥运村内还大量使用了高科技材料,“比如建筑的外窗由断桥铝合金型材、双层充惰性气体、低辐射镀膜玻璃构成,不仅保温,还有很好的防噪音性能。”
邓亚萍还透露,为实现奥运村中心区车辆尾气的零排放,村内投入了24辆纯电动大巴和10辆电瓶车,“这些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环保节能的特点,大巴在奥运村中心区24小时提供服务,电瓶车则在运营高峰期才投入使用。”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