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白麦克已经成功拿到了北京奥运会的注册记者证,但他仍在一大早赶到为非注册记者提供服务的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参加一个关于中国全民健身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白麦克首先在中心外面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白色大棚内通过安检程序,然后在院子东侧另一个大棚里的注册中心,用自己的注册记者证换来了一张临时访问卡。
记者拿起访客记录一看,像白麦克这样到新闻中心来“淘宝”的注册记者还真不少,在他前面已经有10多个这样的记者了。中心的志愿者说,每天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非注册记者就更多了,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会吸引8000多名非注册记者来获取各种信息,其中3000名为境外记者,而现在来登记过的境外非注册记者已近千人。
记者走上新闻中心二层的接待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展示台,上面摆满了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资料、地图,而且还有折页式的推荐采访路线。据悉,针对各地区总共的推荐采访路线共达64条。二层的接待大厅内,一块指示牌上清楚地写着这里的服务内容:签证申请、文物拍摄、车务手续、保险事宜、办公场所租赁、雇佣人员、安排集体和个别采访……在接待大厅另一侧的柜台上,摆放着2000多种(套)电子和纸质出版物,内容涵盖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记者数了一下,这些资料共有14个语种。
国际新闻中心由一座刚刚装修完的6万平方米的酒店构成,位于北京城的北中轴线上,交通十分方便,往北2公里就可到达“鸟巢”、“水立方”。这个新闻中心与主新闻中心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的记者中许多人不是体育记者,而是时政、社会、经济、文化记者,他们更关注中国的方方面面。新闻中心设有2个新闻发布厅,3个记者工作区,共有约600个开放工作席位、200台电脑。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驻京首席记者马苏德·萨达尔说:“作为在北京常驻的记者,我的报道重点并不是奥运会赛场内的事,而是奥运会给中国、给北京带来了哪些变化。在这里,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每次到这里来,我都满载而归!”
记者在新闻中心还看到一块告示牌,上面用中、英文写着这里最近组织的文化活动——欣赏京剧折子戏和杂技、观看配有英文字幕的中国优秀电影、体验中国针绣艺术、民间手工艺展示、“新北京新奥运图片展”……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