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中原,历史一瞬间。
从五千年浸润“农耕经济”的黄土地上,一分分长出现代市场经济的“参天大树”与“茂密丛林”,其间多少困惑与迷茫、碰撞与震荡、期待与无奈,都化作恍若隔世的巨变。
谁能想到,如今的建业地产能拿着美国波士顿的钱,到驻马店去盖房子;谁又想到,改革开放前还在要饭的杨志萍,现已是中原最大民营物流企业“长通”的掌门人;谁还能想到,当年投产就亏损到无人愿要的永煤集团,2007年仅利润一项,就占据了河南省属工业企业的半壁河山……
2007年,河南实现生产总值15058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五。
回望30年不难发现,河南越来越坚定地践行“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一届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挣脱束缚,探索前进,从而实现了河南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贡献明显增大”的辉煌现在,成功走出了一条国有民营“双轮驱动”,公有非公“两翼齐飞”,具有河南特色的强省之路。
从思潮到商潮:观念突破引发冲击波
从1978年开始,一轮轮市场经济的新思潮,催生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新商潮,由此开启了河南经济振兴的艰难探索之旅。
河南曾经是极“左”思潮的重灾区,又长期受小农意识的束缚,无论是公有制经济改革起步,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萌芽,都可谓举步维艰。但改革的实践昭示:谁的思想先解放,谁的观念越靠前,谁就能最先从市场获益。
河南公有制经济的代表、当时的安阳钢铁厂,“建个厕所也得报省里批。”安钢一位老干部说,由于不适应市场,1979年亏损1.9亿元。
是继续亏下去等死?还是另找活路?
1980年,安钢率先向省里提出,实行承包制,保证交够国家的,余下的用于企业自我发展。这项来自河南最大企业的创举,当时全国也不多见。一包就灵,当年就扭亏为盈,由此拉开了企业28年持续盈利的历史。由于获得了自我发展能力,到1989年,安钢在全国地方钢铁企业中,钢铁产量率先突破100万吨大关。
由安钢承包经营引发的冲击波,很快在全省公有制企业中震荡开来,由此激发的活力,让众多国企受益多年,一直绵延至上世纪90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多年里,观念的开放与不开放,直接决定了河南经济的盛与衰、进与退。公有制经济初涉市场尝到的“甜头”,在非公经济那里,效果更加明显。
1978年后,大量知青返城,城市就业困难,大批无业人员在体制外徘徊,不得不自寻生计。这些人中的观念先行者,成了河南非公经济的拓荒者。与此同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走出黄土地的农民,也纷纷拥向城市,陆续加入到民间求富的行列。
杨志萍,随母亲改嫁重新回到城市。1986年,杨志萍不顾母亲举着棍棒追打,毅然放弃每月20多元工资的“铁饭碗”,跑到郑州圃田开了一家电器修理铺,头一个月就赚了400多元钱。这第一桶金,从此将市场理念深深地烙进了她心里。在经销小家电批发业务时,学过电器的她,每次进货都带把螺丝刀,把电器当场打开,估算电机成本,同卖家讨价还价;在帮助其他商户购货、运货时,她又敏锐地捕捉到“运输”商机,果断地投入到那时叫货运、今天叫“物流”的市场中。如今,仅长通物流吸纳的资金流,每年就高达百亿元。
1989年后,商战燃起,一场生动的市场课更让无数企业受益。年近七旬的省商业行业协会会长张慧玉回忆说:现在看来,郑州商战对于河南乃至全国很多行业的影响,都不可估量。时至今日,河南在全国可圈可点的连锁经营、多业态经营,由郑州越秀酒家代表的现代餐饮服务理念和水准等,都与“亚细亚冲击波”唤醒的“新思维、新商路”一脉相承。
尽管旧体制还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非公经济在适应市场的角逐中,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河南的各级工商部门这时也顺势而动,不断兴建各类集贸市场,容纳数量激增的个体商户,这也为日后河南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物流、建材、服装、玉雕等大市场的勃兴,为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形成气候”奠定了基础。1982年,全省私营企业有27万户,至上世纪90年代末,已过百万。
“观念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对制度创新的呼唤,也就成为必然。
从市场到机制:制度创新洞开新天地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之后,摆脱了“姓社”“姓资”困扰的中国社会,再掀经济发展大潮。从那时一直到新世纪初,河南的公有制经济逐步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中解脱出来,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了活力。非公经济历经市场洗礼,个体户、小商贩空前活跃,乡镇企业、戴“红帽子”的私营企业遍地开花,并以其旺盛的市场活力,裹挟着国有企业,投入到更深层次的改革浪潮中。
然而,事关非公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国企改革到底向哪里去,意见并不统一。一些人习惯于站在“意识形态”高度,看待和评判企业的改与不改,让锐意革新的人心有余悸,各种思想交锋随时可见。
改革还是在破冰中推进。当年一批力推国企改革的老同志,至今仍津津乐道“118工程”。1991年,面对河南大部分国有企业亏损的状况,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对全省118个大中型企业,逐个确定、落实承包方案。
这项被称之为“放水养鱼”的改革措施,在加大企业留利和发展空间的同时,却也相应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同声音和阻力始终伴随着这一措施的推进和落实。改革的结果是,短短两三年后,财政非但没有减少,还因为税收的增加而增收了。“118工程”为河南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储备了一批力量,今天的双汇、新飞、一拖等大型企业集团,之所以长成“大树”,就得益于那时打下的根基。而后,全面推开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让国企改革波澜壮阔。
企业改革到了一定深度,如果还是单靠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实际上已无法跟上市场前进的脚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企整体步履维艰。
1998年,国务院确定国企三年脱困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开始强力推动国企脱困。之后,由于坚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四管齐下”,河南经济一步步走向了市场深处,为腾飞打牢了基础。
时任平高集团董事长的张炳文,主动引“狼”入室,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资,组建了我省首个混合经济体——平高电气股份公司,引进了资金和机制。“以前一个新产品搞出来,给科技人员发奖,炊事员就摔勺子。合资后,情形完全不同了。”张炳文由衷感叹体制创新的力量。
这期间,我省非公经济也在悄然发生着质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省民营经济维权和发展促进会会长李学斌说:“民间创富力量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策的与时俱进,而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特别是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
然而,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否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非公经济壮大下去,会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让非公企业买断国企,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而在那时,河南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又是:非公有制经济如果不能发展壮大,谁来为国企改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途径?
突破,在困境与交锋中酝酿。
党的十四大为河南非公经济的发展洞开了一片新天地。此后,河南出台了首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一号文件”,那一年个私企业就达到了创纪录的204万户。个私企业纷纷摘掉“红帽子”,加上绝大部分县办企业陆续改制,民营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质量明显提高。我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逐步成为非公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以三全、思念、华英、白象等企业群体快速发展为标志,河南的食品工业迅速跻身于全国“第一方阵”。
非公经济强大起来,为国企脱困也找到了新的出路。一位地方领导深有感触:如果不是河南非公经济的迅速崛起,开始有能力、有实力消化走不下去的国有企业人员、技术、设备等,让河南的这些财富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并焕发生机,“那河南的国有资产才是真的流失了!”
当时,汝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兼并了国有企业,曾经的部属国有企业,卖给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主人”,开始为民企老板“打工”,这种破天荒的事情,在河南引起了强烈的社会“震荡”。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围绕此事多次给予批示,通过社会论争统一思想,鼓励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推动河南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进程。
实践也证实了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的判断:“国企与民企越走越近了,并不像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势不两立,你死我活。”
从机制到体制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使河南的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走向了更为壮阔的时代融合。
从国内到国际:时代转型成就新跨越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中国已经走出了改革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寻找对岸的到岸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预言,昭示着在开放中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新特征。
以党的十六大召开和两个“毫不动摇”的提出为契机,河南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更深层面的攻坚时期:国有企业加快战略重组,资本运作;民营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脱颖而出,争相崛起。
2005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6条”),“36条”的问世,意味着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已是时代的选择。虽然非公经济这时已成为河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产值超50亿元的特大企业没有一家非公有制企业;一些行业和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无形的壁垒依然森严;一些领导干部仍然“疑私、怕私、防私”,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甚至从骨子里歧视非公有制经济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省委书记徐光春主政河南后,坚定明确地提出,对民营企业要做到“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引导民营企业集群、集约发展,让非公经济在开放、法治的市场空间中自主成长,从而扫清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体制障碍,带动并掀起了新一轮全民创业的热潮。省委、省政府多次重奖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家,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在河南产生的166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企业家代表就占了40多位。全省各地还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全力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并引导民营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落户。到2007年底,全省亿元产值工业产业集群已达388个,占河南工业经济的三分之一。全球500强企业,已有沃尔玛、IBM、麦当劳、英国GKN工业集团、法国拉法基集团、汇丰银行等43家在河南落户。
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公有制企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一批非公有制企业也在完成着一次次跨越。
由中原腹地许昌县泉店镇起家的“瑞贝卡”,从替人加工的无名小厂起步,逐步完成了从单一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企业的跨越,从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的转变。5年前,当时世界发制品“老大”,一位韩国老板,请郑有全一起探究行业未来,见面就说:“5年前,我面前坐的可不是你。”郑有全笑道:“5年后,我对面坐的可能也不是你。”今天,郑有全成了全球发制品企业的“龙头老大”,针对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他已谋划将制造基地迁往非洲,实现“瑞贝卡”跨出国界的产业转移。
1998年起开始资源整合的金龙铜管,近几年也完成了从国内第一、亚洲第一到全球第一的飞跃。
现在,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个体、私人所有,而是变成了公众公司。鑫苑置业、三全股份、华兰生物、建业地产相继上市,有的甚至是外国人都能持股的公司。双汇改制后,变成了外资企业,许继改制后,成了平安信托的控股公司,宇通改制后变成了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我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到了59%。
与此同时,徐光春深思熟虑后,又明确提出了“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国有企业的新思路,大大加速了河南国有企业调整和重组的进程,通过做大“关键少数”,谋定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催生了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据了解,省管15户工业企业中,今年前5个月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就有安钢、永煤、平煤三家。
永煤集团是此时河南国有企业适应时代转型、跨越发展的典型缩影。2003年,永煤与当时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宝钢组建了首个煤钢共同体,引进了先进管理机制,提升了品牌形象。2004年,永煤又与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合作,让企业发展战略拓展至全球范围。
伴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一批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省委、省政府还助推“豫商”概念,先后召开了两次豫商大会,呼唤省内外豫商,携起手来,共兴崛起大计。
公有、非公双轮驱动,国有、民营两翼齐飞,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河南公有制经济比2005年增长了17.27%,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质量和效益大幅攀升,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控制力显著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比2005年增长了68.57%,占据了无法忽略的“半壁江山”,成为支撑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
回眸改革,可以看出,像河南这样一个外向型经济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内陆省份,正是有了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双轮驱动交互发展,才激发了河南经济的“原发型内在动力”,推动并支撑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放眼改革,还应该看到,尽管我们拥有了一批实力大增的企业群体,但还没有出现一个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的产业,一个年销售超过500亿元的企业;尽管我们也有了以王子亮、万隆、陈雪枫、李长杰、胡葆森、陈泽民、郑有全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家,却尚未出现能驾驭国内外市场和资本的世界一流企业家……
今天的中原大地,正站在科学发展新的历史节点和起点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在迫切呼唤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嬗变,中原崛起任重道远。
圣雄甘地说:“如果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我自己。”这对谋求跨越、走向崛起的河南,当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报记者王俊本 高李丽方化祎 龚砚庆)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