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秦皇岛7月30日电(记者李俊义、张涛)30日上午8时许,乒坛名宿郗恩庭在万里长城东起点--老龙头举起“祥云”火炬,成为秦皇岛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郗恩庭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乒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曾获得第31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和第32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其勇猛犀利的战斗风格至今令人难忘。
他说,自己虽然退役多年,但继续从事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延续“乒乓梦”,与奥运结缘,永不“退休”。
郗恩庭1959年进入河北保定业余体校练习乒乓球,此后曾获得保定市少年单打冠军和中学生比赛冠军,1965年被选入国家队。他的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具有速度快,落点刁的特点,而他的发球更是独树一帜。后来乒乓球界称郗恩庭有“三件宝”:发球、推挡、弧圈。在1971年的第31届世乒赛上,初出茅庐的郗恩庭获得了男单第三名,并同队友一起捧得了男团冠军斯韦思林杯。第32届世乒赛男单八分之一决赛之后,中国队仅剩郗恩庭一人。教练徐寅生等为他安排了“鸵鸟战术”,即闷在房间只想自己的比赛,比赛时只注意教练的指挥,其余的事情一概充耳不闻。连闯两关进入决赛后,郗恩庭面对瑞典选手约翰森凶狠的进攻,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以3:2险胜对手,成为了中国首位直板反胶世界冠军。
在徐寅生的策划、指导下,郗恩庭由正胶改反胶取得成功,从而推动了直板反胶打法在中国兴起,丰富了中国和世界乒坛的技术宝库。
郗恩庭出生在燕赵大地,从小在河北保定长大,所以退休后他又回到保定,创办了“正大乒乓球学校”,并担任校长兼总教练,继续从事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在郗恩庭的教案里,第一课讲的就是“什么是中国乒乓精神”。他对年轻人讲,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打法是不难学的,他就曾学习欧洲弧圈球打法,由正胶改反胶,结果打败了他们。难的是如何敢于面对强敌,从容不迫,如何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勇敢反超。在保定正大乒乓球学校,“有什么境界打什么球”已成为学生励志的座右铭。
郗恩庭说,他希望中国乒乓球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star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