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走过来国旗飘起来﹄活动报道版面
圣 火 登 珠 峰 特 刊 ︽天路 ︾
倒计时20天︽看奥运︾特刊
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是一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是一场全国人民翘首以待的盛世狂欢,一个时期以来,齐鲁晚报已经为此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
强化组织力量
2007年9月,成立了由总编辑亲自挂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及广告开发领导小组”,选拔出30名记者成立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北京奥运报道突击队”。同时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先后成立“体育专家团”、“奥运亲友团”和“文化名人顾问团”,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体育界人士、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亲友以及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等文化界名人加盟。
营造报道氛围
2007年8月8日,推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特刊。2007年10月13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300天,推出特刊《奥运中国金牌榜》。2007年11月26日,推出《百年奥运山东人》。2008年1月1日,推出奥运年的第一个大型特刊《奥运中国》,刘翔亲笔题写刊名。2008年3月24日,派出4名记者组成小分队赴雅典,见证奥运圣火采集仪式。2008年3月31日、4月1日,连续推出两个大型特刊《圣火颂》,纪念圣火在希腊的交接仪式和在北京的欢迎仪式。2008年4月30日,在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推出特刊《奥运100》。2008年5月6日,推出火炬登顶珠峰特刊《天路》。2008年6月29日,倒计时50天之际推出特刊《奥运集结号》。2008年7月8日,倒计时30天之际,在要闻版面上推出“奥运读秒”栏目。2008年7月19日,倒计时20天及奥运圣火传递至山东时推出116版的由何振梁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的大型特刊《看奥运》,为读者奉献全面的奥运会观战指南。
开展活动造势
为和谐奥运大造声势,我们与省文明办联合于2007年和2008年在山东组织了两次“奥运走过来,国旗飘起来”和“圣火传过来,国旗飘起来”大型公益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同时,我们与省工商联联合开展的“奥运商机高端论坛”,与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捐赠2008台电视机、2008台收音机,帮助残疾人收看收听奥运会的文化助残活动,都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
另外,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奥运舵手评选中,我们作为山东赛区的独家承办单位,选送的舵手张德常已入选我国非常有希望冲刺金牌的男子8人有舵手项目的奥运集训队;而在奥运圣火山东境内传递中,本报有4名记者担当了火炬手。
7月31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奥运前方报道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我们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实战阶段。除在奥运新闻中心派驻了数名记者外,本报还在北京租了五套公寓,安排了30余名记者长住,组成了强大的前方采访部。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laura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