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奥运圣火重回北京,我以奥运火炬北京传递第314棒火炬手的身份,站在丰台科技园文化广场,以虔诚之心等待一个特殊时刻的到来。
欢呼的人潮,浓烈的氛围,使我对这个原本陌生的广场顿生好感。我知道,因为传递圣火,这个广场将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感谢中直机关工委和人民日报社机关党委的推荐,使我有机会成为一名火炬手,有机会高举祥云火炬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理念。
14时50分,我手中的祥云火炬在与上一棒火炬手的交接中点燃。火焰跃动,我心飞翔。奔跑中,我听得到自己的心跳,感受得到涌动的激情。
50米的传递距离太短了,30多秒的传递时间太短了,与下一棒火炬手交接的那一刻,我们情绪激昂地击掌,我在心中暗暗祝福火炬传递圆满成功。熄灭手中的火炬,我心有不舍,但又很满足,毕竟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途中,有我参与的50米距离。
多年从事体育新闻采编工作,在夜班岗位上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全程。我一直在思考:火炬传递的最大魅力是什么?看似单调的火炬传递为何能够凝聚起超乎寻常的力量?
亲手传递火炬,我似乎找到了令自己信服的答案:火炬传递的最大魅力就是手手相传。惟有手手相传,奥运精神才能在传递中得到最有效传播。火炬传递之所以成为凝聚力量的平台,是因为这种形式可以吸纳更多的人直接参与其中。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盛会。吸引世界范围内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是百年奥运始终不渝的追求,是世界选择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理由,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历经风雨依然广受拥戴的原因,更是奥林匹克运动长盛不衰的根基。
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台在“鸟巢”被点燃的刹那,将是21880名火炬手梦想成真的一刻,也是世界聚焦北京的辉煌瞬间。
“祥云”有梦,万众相传;万众有梦,“祥云”才越飞越高。奥运精神就在这样的传承中生生不息,和谐世界就在这样的万众参与中共同构建。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