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自从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第一枚金牌,中国人便有了一种莫名的首金情结。不仅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上如此,就连国内的全运会上,也会趋之若鹜地紧盯第一枚金牌的产生和得主。
说来,当初谁也没想到许海峰拿到的是那届奥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有幸抓到许海峰得胜过程的记者事后非常得意地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成就,也以此获得新闻大奖。可以说,首金情结的形成与放大,主要是新闻界所为。公众的心理中,开门红是中国传统观念,打乒乓球要争前三板,干事业要“踢出前三脚”,似乎占得先机,败也无憾。遇到做东之机,甚至精心安排第一场一定要演拿手戏,无非还是为了确保首金不会旁落。
其实,竞争中,无论领先还是落后,都是暂时的,不是定局。靠首金并不能决定最终名次。相反,如果到比赛尾声时,仍与竞争对手不分高下,倒是最后一枚金牌的归属更具有决定作用。前面打下的基础都要看冲刺能力,而起跑的意义已不那么重要。
这么说,并非要贬低首金的价值,但想想8年前,不知有多少记者跑到射击运动员赵颖慧家中守候,只等她射落首金,马上采访她的家人。那时候,赵颖慧的家人比谁都紧张,比谁都盼望拿到这块金牌,只是没人留意他们的感受,只想着别在新闻炒作中被对手媒体抢了风头。这种情况几乎每届大赛都会重现。
东道主有意安排强项先战,澳大利亚要先比铁人三项,希腊就不会这样做。北京奥运会安排在首日争金的有射击、举重、柔道等项目。一般说,这一天中国代表团很可能有金牌收获。但是,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就曾东方不亮西方亮,憋了半天的强项并未如愿,没有被媒体放入视线的柔道赛场却在下午诞生了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枚金牌。辽宁的孙福明压倒古巴名将罗德里格斯,以致许多不甚了解柔道奥秘的记者蜂拥到崔大林身边,听这位幕后指挥员详解比赛中战术运用之妙。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故事在奥运赛场上屡见不鲜,正说明竞技比赛失去悬念就失去了魅力。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