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小子超级“丹”
取名“丹”字是父亲借用陕北革命先烈刘志丹的名字。母亲高秀玉在怀孕时便想好了,无论男女都取名叫林丹。
林丹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从小林丹便很好动,上小学的时候,林丹突然对爸爸的机械手表产生兴趣。
一次吃晚饭前,爸爸给了他5毛钱叫他买豆腐,结果林丹一时贪嘴买了冰淇淋。“他爸爸狠狠训了他。”林妈妈回忆说:“他当时很听话,一口都没吃就把冰淇淋全扔了。其实他从小那么懂事跟他爸爸的教育离不开。”
八十年代恰逢电子琴热潮,家里又狠心花了两百块钱买了一台卡西欧电子琴。林丹练了不到一个星期,电子琴便被请上家里的大衣柜,从此再没碰过。但当他第一次看到正在接受业余羽毛球训练的小朋友时,就再也走不开了。
为给孩子的好动找一个释放的机会,父母把他送进了业余培训班,那一年林丹只有五岁。
林丹天生就是属于羽毛球的。虽然是业余班,而且是其中最小的一个,但他在训练中却从来没有松懈过。很多家长因为心疼孩子选择了放弃,但林丹受了多少苦,从来没跟家里说过。
到1995年下半年,林丹被八一体工大队南京军区羽毛球基地看中,当时看中他的教练正是高露江。“林丹天生就是个打球的料,打球训练就是他最大的乐趣。”这是高露江对林丹的评价。高露江说,别看林丹现在血性十足,当时在部队里还会因为输球而哭鼻子。“他从小就争强好胜,小时候因为输球哭鼻子,还不吃饭。”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