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90后”陆续站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女子体操队、龙清泉、林跃……我们的金牌里,有近10枚被“90后”拿到。他们勤奋、勇敢、上进的形象,似乎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新生代的争议。甚至有人说,他们对主流价值的意蕴进行了补充。
滤去了时代的沉重感,“90后”究竟会给中国体坛注入怎样的新鲜元素?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宾:吴贻刚(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教授)
龚:分析他们在奥运屡创佳绩时,大家总说“没有心理压力”、“意志坚定单纯”。这真是“90后”选手的特色?
吴:其实面对压力,“90后”与前辈没有根本区别,比赛时会紧张,只不过老将的压力、对奖牌的念想,比新秀们要大,相比之下,新人的压力更容易释放。或许以前老将们争金夺银,更多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期盼,“90后”在这方面确实淡泊一些,但同时,他们对自我的得失也会更看重一点。随着时代变化,压力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压力就是压力,不是甩掉了时代包袱,压力就能减轻。
龚:在训练和培养时,“90后”与老一代有区别吗?
吴:有点小区别。以前的运动员,经济条件不算很好,找出路的思想比较浓厚,所以训练能吃苦,教练怎么说就怎么做。竞技体育的教练一般也比较严格,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滔滔不绝讲道理上。
而“90后”的运动员,生于经济转好的年代,身体发育相对好于老一代,接触世界的信息和机会,也超出以往。教练和领队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过去的教导方式,“90后”未必全盘接受,他们会提出反对意见,时而和教练争议。这给我们带来许多新课题。
过去我们一些球类项目落后,很可能就和传统训练方式有关。现在新的训练理论,讲究“智能化训练”,旨在提高“运动智能”,尊重运动员的意愿,更加人性化。“90后”这些特色,若能因势利导,都能成为优势。
龚:奥运会上人们看到新一代的可爱形象:得奖以后,有的吐舌头、抓耳朵,有的抱杠铃、做怪腔……他们会给中国体坛注入怎样的新鲜元素呢?
吴:在塑造个性的年代,个人化的表达是一种魅力。互联网信息很多,年轻人如果认同就会表达,只要对别人无害,怎么夸张都无妨,这是时代给他们的舞台。
如果说过去运动员更多为了生存,新一代则更强调发展空间,文化课表现更活跃,会思考运动之外还有什么事可以努力、今后的道路究竟怎么走下去。可以预见,未来运动员的出路将更加多样,在培养体育官员、加强国际体育交流、推广民间活动、开阔视野上,具备更多条件。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