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赛中,中国组合不但突破了第九名的历史最好成绩,还拿到了两面奖牌。不过,当记者深入采访后,却发现托起这两面奖牌的,原来只有不到100名专业运动员。
不要再羞答答了
“你的亲戚朋友能接受你们天天穿比基尼吗?”这是1/8决赛后,一位美国记者问的问题。
沙滩排球,奔放、热情,与中国人一贯的含蓄似乎是背道而驰的。更何况,在浓重的“女排情结”下,沙滩排球到底有多少生存空间?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沙滩排球在中国一直是羞答答地存在着。按照中国沙滩排球队总教练缪志红的说法,现在全国参加沙排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不到100人。缪志红说:“我这里高水平的女队员也就3对,而美国国内比赛都要有一两百对运动员参加,这就是差距。”
沙排很适合市场化
“沙滩排球到底能不能自己活下来?”这是记者最关心的问题。沙排队总教练缪志红十分肯定地说:“能!”
沙滩排球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加入奥运大家庭的。过去3届比赛,它都稳居“最受欢迎的项目”前三名。在美洲和欧洲,沙滩排球职业比赛开展得非常红火。运动员的上衣、短裤甚至文身都成为广告商争夺的领地。王洁/田佳和薛晨/张希这几年一直在欧美参加巡回赛。去年,她们共获得了80多万美元奖金。除了50%上交国家外,剩下的足够保证沙滩排球队的生存和发展。“沙滩排球是在职业化、市场化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它不但特别适合市场化的发展,而且有足够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让它能走在市场化的前列。”缪志红说。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