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23日,2008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首都体育馆圆满的落下帷幕,巴西女排最终苦战四局,进而以3-1力克美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会冠军。纵观整场比赛的表现,巴西女排在网上争夺中全面爆发,进而牢牢的控制着比赛的局势。
核心谢拉神勇表现立首功
巴西女排和美国女排在比赛伊始就陷入激烈的拉锯战,双方球队在接发球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频频加快攻传转换的速度,利用快攻战术突袭对手的拦网体系,进而始终处于比分的胶着状态。
作为巴西女排的进攻核心13号谢拉,在第一局的表现有如神助,无论是在二号位的高拉开进攻,还是在一号位的调整强攻,通过利用自己迅捷的进攻速度和多变的进攻手法,频频成功突破美国女排的拦网布局,进而帮助巴西女排逐渐将比分差距拉开。
反观美国女排在中局阶段的战术组织略显凌乱,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进攻节奏,而针对巴西女排四、二号位的拉开进攻,特别是13号谢拉的调整强攻,在拦防环节的布局盯防上非常不成功,进而在第一局以大比分落败。
二传伯格出场稳定转颓势
美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第二局主动变阵,启用二传4号伯格替换下老将11号阿莫-桑托斯试图改变进攻的节奏。而伯格相对于阿莫-桑托斯在四、二号位的拉开进攻的组织稳定性更强,这样有助于发挥主攻15号汤姆-罗根和接应3号哈尼夫在两翼位置的高拉开进攻。这样,美国女排就凭借二、四号位的绝地反击,频频撕扯巴西女排的拦网布局。
同时,美国女排的拦网环节在主教练郎平的面授机宜下,注重拦网手型的取位和起跳时机的选择,并且在组织集体拦网时注重线路封堵的相互配合,进而成功抑制住巴西女排的调整强攻,并且将排球进行有效的撑起,这样美国女排就可以从容的在防反进攻中占据主动。
巴西全面爆发力压美国单打独斗
美国女排在组织快变战术进攻时,通常是以二号位的远网进攻和四号位的拉开进攻作为主要的突击手段,相互之间的交叉掩护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凭借个人实力进行单打独斗,依靠高度和力量上的优势,冲击巴西女排的拦防体系,可惜势单力孤难有作为。
而巴西女排则在进攻战术配合方面更加默契,无论是三号位的高点近体快突击,还是二、四号位的平拉开进攻,前面三点进攻球员总是按照自己的进攻节奏进行跳起掩护,有效的牵扯美国女排的拦防布局,进而为巴西女排的进攻球员创造出一对一的进攻机会。
此外,巴西女排在拦防环节同样表现不俗,针对美国女排四号位调整强攻的重点盯防非常成功,特别是在关键比分时迫使美国女排出现主动失误,进而最终锁定胜局。(搜狐体育 海林/文)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