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坤彧
收入只够偿还房贷
河边看台上庆祝的人群中,有布拉班茨的父亲彼得和他的姐姐安娜。然而最应该出现在这里的那个人——他的母亲利兹已永远离开了他们。母亲是最早带领布拉班茨接触皮艇的人,他永远不会忘记多年前那个暑假的下午,自己被母亲带到水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此时在位于诺丁汉的英国地质勘察局自助餐厅里,还有他的妻子米切尔。她无法去北京为丈夫加油,因为这位奥运金牌得主甚至出不起钱为自己的妻子买一张往返北京的机票。
事实上,布拉班茨像很多体育人一样过着拮据的生活。直到去年得到赞助商的一辆GOLF小汽车前,他一直驾驶母亲身后留下的那辆小菲亚特。他说,赛艇并不是一项容易招钱的运动,20年来,他积累下的只有奖牌:“我的收入只够还房贷和购买一些生活中必要的食物,没有任何节余。”
但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赛艇俱乐部里有免费水果吃,自己的运动服和鞋子都有人赞助。他参加过三届奥运,并且接受过女王接见。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待遇,不是吗?
值完夜班接着训练
这是布拉班茨第三次参加奥运会,8年前的悉尼,他在K1 1000米的比赛中获得第三,成为第一个在赛艇静水项目中获得奖牌的英国人。但他对自己说,要赢得一枚金牌再收手。在雅典,他只取得第五,布拉班茨知道自己的运动生涯决不能就此告终。
他在2002年时就获得了医生资格,但他没有太多时间实践一名医生的职责。“有时候,人们将我形容为医生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冒牌的。”2004年奥运会后,他在医院里工作了18个月。2006年2月,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他又开始转为全日制的训练。他的妻子米切尔渴望他早日放下船桨,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救人性命显然比赢得奥运会金牌更有意义。”布拉班茨说,“但人是贪婪的,你得到的奖牌越多,就越是渴望它。”
从17岁开始,他几乎就没有中断过一天的训练。他选择诺丁汉学习医科,因为这里是英国唯一既有医科大学又有水上设施的地方。“我整个社交圈子就是赛艇选手,同学们在晚上出去逍遥的时候,我早早上床。”布拉班茨比谁都清楚,自己为了皮艇运动玩命付出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尤其自己在医院工作的那段日子里,他常常值完夜班后直接进行训练。他那段时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是70到75小时,最长达到过90小时,即便这样,他仍然能够挤出时间进行训练。
北京奥运后,布拉班茨将重新回到医生的岗位。然后在伦敦奥运开始前,他又将回归全日制的训练。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