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手曾与日本、韩国并列为东亚三强,但近几年来,日本实力已明显超过了中国。非洲对手中,突尼斯、埃及已形成异军突起之势;在美洲,巴西和阿根廷被公认是两大手球强国;而在手球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各国水平则普遍更高。
隐患一:人才断档,走入恶性循环
手球运动不普及,群众基础差,青黄不接成了中国手球长远发展的深层危机,后备人才培养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一方面是后备人才培养不系统。一个好的手球运动员,必须从娃娃抓起,而我国现有手球队员大多从篮球、足球等其他项目改行来的,半路出家,选材不理想。
另一方面是糟糕的成绩又让手球丧失了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大学,受场地、资金、师资不足的限制,这项运动在大学出现严重滑坡。目前,除了部分专业院校开设了手球课外,其他普通高校基本上没有开设手球课,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很低。即便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手球在我国中小学有了一定起色,但人才培养缺乏连贯性,拔尖的好苗子寥寥无几。
中国手球队领队孟伟也表示,随着一些队员年龄的增大,奥运会后她们中有一半将退出队伍,因此为队伍补充新鲜血液迫在眉睫。让他担心的是,现在还没有发现特别好的苗子。孟伟说,“我们的选材面太窄了,手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七八年的时间是见不到成效的。”
隐患二:缺少实战,水平徘徊不前
中国女队目前平均年龄为二十三四岁,球龄大都在五六年左右,与欧洲那些打了十几年球的老将相比,经验和对抗能力都显欠缺。欧洲很多国家的手球运动非常发达,有高水平的联赛。孟伟说,在欧洲的很多国家以及亚洲的手球强国韩国,都有非常健全的职业联赛。中国手球队能打的比赛机会却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差距明显。
“没有成绩就没有市场,就像网球、台球一样,拿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就不愁没有群众基础。”
隐患三:屡换主帅,多半水土不服
韩国是手球的传统强国,更是长期称霸亚洲。为了提高中国手球的水平,中国手球前赴后继地请来多位韩国教练——柳再宗、魏荣万、徐顺晚、郑亨均、金甲洙、姜在源,他们都是韩国手球界的精英。但中国队并没有跻身世界一流球队的行列,仍然在二流徘徊。现在看来,这套“韩化”路线,并不适合中国队。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