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安曼9月8日奥运专电(记者于晓华)《约旦时报》体育版8日刊登一篇文章,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梳理,认为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非常出色,但阿拉伯国家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呼吁阿拉伯国家体育界人士进行反思。
文章说,在北京奥运会上,东道主中国打破了美国对金牌榜首位的垄断,在金牌榜上列首位。
文章称,在本届奥运会上,有38项世界纪录被打破,一些小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如牙买加、巴拿马和阿富汗也有奖牌入账。
文章认为,阿拉伯国家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在本届奥运会上,只有6个阿拉伯国家登上领奖台,共收获2金、3银和3铜。前篮球和手球明星、有着数十年执教经验的那萨尔说:“北京奥运会应该敲响了阿拉伯国家体育界人士的警钟。显然,我们各个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需要培养,我们不应满足于在地区性和阿拉伯世界的赛事中取得好成绩。”
文章同时也指出,北京奥运会也成就了阿拉伯国家的许多第一次。来自突尼斯的迈卢利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这是阿拉伯国家首次摘得奥运会游泳项目金牌。阿拉伯国家选手在柔道项目上拿到了三枚奖牌,其中阿拉伯妇女第一次夺得柔道项目奖牌。苏丹和巴林收获了历史上首枚奥运会奖牌。阿曼和阿联酋第一次派女选手参加奥运会。
据统计,从1928年到2008年,只有15个阿拉伯国家登上奥运会的领奖台,一共收获了83枚奖牌(22金21银40铜),埃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三个国家包揽了其中一半以上的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