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昨天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吉祥物。不少人对吉祥物的概念和作用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全运会和奥运会吉祥物在中国的故事。
“阳阳”:
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吉祥物
世界体坛第一次正式出现吉祥物是在1972年的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随后十多年的国际重大体育比赛,吉祥物慢慢流行起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吉祥物出现在广州六运会,名字叫“阳阳”。
“阳阳”的作者是当时《羊城晚报》的美术编辑、漫画家陈树斌(笔名方唐)。由于六运会举办地广州素有“羊城”之称,组委会决定以城市的标志——山羊作为吉祥物。接到创作任务后,陈树斌前思后想,确定了“羊头人身”的拟人化表现方案。1985年6月25日,距六运会开幕还有两年多时间,吉祥物“阳阳”在广州正式公布。这只天真可爱、憨态可掬的卡通小羊,面带微笑,右手高擎火炬,身着印有六运会会徽的红色背心,跑步向前,一问世便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社会广泛好评,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时尚”。
尽管用现在的眼光看,“阳阳”显得有点土,但它的诞生为中国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迈出了第一步,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以后历届国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都有自己的吉祥物,吉祥物在特别讲究吉祥的中国很快被发扬光大。
生肖吉祥物:
风行七运会和八运会
接下来的两届全运会都用了生肖动物作为吉祥物:1993年北京七运会吉祥物是按照当年生肖设计的小公鸡“明明”;1997年上海八运会吉祥物是卡通牛“圆圆”,而那一年正是农历的牛年。
“明明”的形象精神抖擞,非常可爱,不过也有人戏言其缺点是“红红的鸡冠似乎翘得有点过高,严重担心它会被火炬烧着”。
按照牛年画牛的设计思路,“圆圆”采用了卡通牛的绘画技巧,取“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意。“圆圆”的造型动感十足,面部表情细腻生动,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
“威威”和“金麟”:
突出时代和地域特色
2001年广州九运会吉祥物“威威”取材自广东人喜欢舞的醒狮,寓意站起来的东方巨人昂首跨入新世纪,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威威”顶生独角,霸气十足,但也有人说它的缺点是面无笑容,亲和力不够。据官方统计,广州九运会仅仅吉祥物玩具、纪念品收入就有1000多万元。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届全运会是2005年江苏十运会,十运会吉祥物以麒麟形象为基调,取名“金麟”。麒麟是吉祥的灵物,“金麟”又是南京古称“金陵”的谐音,结合得十分巧妙。和“威威”相比,“金麟”具有孩童般天真灿烂的笑容,亲切生动。不过在吉祥物的推广和使用方面,“金麟”远不如“威威”。
“福娃”:
前所未有的吉祥物
作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但将中国人的“吉祥物情结”推向高潮的,还是北京奥运会的“福娃”。
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正式诞生。“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分别以“鱼、大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为创意原型。每个娃娃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一届奥运会竟然有五个吉祥物,这在百年奥运史上还是首次。“福娃”诞生至今近两年,已逐渐被老百姓所熟悉和接受。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当年的征集过程就是一个热点,江苏连云港、四川、青海等地还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申吉”组织,大力推荐自己本地的吉祥物,“孙悟空”、“中国龙”等都曾是热点,但这两大热门后来都落选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修改创作组组长、济南人韩美林后来解释说,不用“孙悟空”是因为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不利于市场开发,不用“中国龙”是因为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
实践证明,吉祥物的征集和开发对于运动会的推广和市场开发、对于宣传举办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福娃”的笼罩下,以济南为主会场的山东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吉祥物上如何成功“突围”,值得关注。
(记者 李夫杰 王兴步)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