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的优势虽然微弱,但足够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击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得到第16届奥运会的主办权。然而,由于澳大利亚的政策以及当时所处的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本届奥运会从赛前直到赛中都是麻烦多多。
客观因素难抗拒
以往的奥运会均在北半球举行,可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通常举办奥运会的七、八月刚好为澳大利亚的冬天。为了避免在冬天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决定在11月22日至12月8日举办第16届奥运会,为了适应这个史无前例的奥运比赛日期,各国运动员被迫在1956年调整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周期。
与历届奥运会不同的地方还有马术比赛的易地举行。在国际奥委会与澳大利亚政府就马匹入境问题谈判失败后,决定马术比赛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其余项目按原计划不变。
抵制分裂拒参赛
虽然1956年并无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56年夏,波兰局势不稳;1956年10月底,苏军出兵匈牙利;亚洲则爆发了苏伊士运河战争,战事中的埃及、以色列、伊拉克和黎巴嫩先后放弃参赛;佛朗哥军政权统治下的西班牙以及抗议苏联出兵匈牙利的荷兰也宣布弃权。在冷战局势影响下,国际奥委会一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面同意台湾以“中华民国”名义参加1956年奥运会。就在大家准备赴墨尔本参加奥运会时,为了反对分裂中国的企图,中国严肃地抵制了该届奥运会,于1956年11月6日声明放弃参赛。
竞赛场喜忧参半
奥运赛场上,金牌是所有运动员追逐的目标,围绕着金牌的故事在本届奥运会上也是趣味多多。
19岁的美国黑人跳高选手杜马在奥运会前的美国选拔赛上只是勉强及格,比赛前,他竟然找不到领队和教练,运动场入口的看门人也不相信他会是参赛的运动员,无奈之下,他只好买了一张门票入场。杜马在没有做任何准备活动的情况下投入比赛,并以2.1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在双桨无舵手赛艇决赛中,苏联选手伊万诺夫夺得金牌。当他走下领奖台后,随即把金牌抛向空中,由于用力过猛,角度有些倾斜,金牌掉进了湖水里。后来,他的教练和其他运动员下湖潜入水底打捞,终未能找回那枚金牌。“痛失金牌”的伊万诺夫终日愁眉不展。国际奥委会官员于心不忍,最后仿制了一枚金牌颁发给他。
本报记者丁潇雅
(责任编辑: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