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来京务工的顾顺成一进北京地铁5号线雍和宫站就呆住了。“这是地铁站吗?怎么跟进了宫殿一样?”周身赤红的圆柱、汉白玉栏杆,让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绿地增多、蓝天数增多、公共交通增多、就业岗位增多……筹办奥运为北京带来的变化正在点点滴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CFP图片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生活发生的变化:交通更便宜了,出行更方便了,空气更清新了,行为更文明了。
北京近几年在改善交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些努力不仅是为奥运会。正如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所说:“我们为改善大气环境所做的努力,不是从申奥成功开始的,当然也不会因奥运会闭幕而结束。”
「交通变化」
选择公交就是选择未来
近三分之二的市区公交线路票价4角钱;贯通南北的地铁5号线开通;地铁全网2元的国内最低票价……2007年,北京市民感觉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来自公共交通。
2001年,北京城区道路为2500公里,目前已增加到4500公里,初步建立了快速路、主干路、支干路网络。2001年,北京在运的轨道线路只有54公里,而现在有地铁1号、2号、5号、13号线和八通线5条线路142公里,奥运会前还将有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和首都机场线投入运营,运营里程将达到200公里。
同时,北京市将公共交通定位于公益性事业,通过政府补贴来降低公交票价、更新车辆、方便换乘、改善出行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这些措施都使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现在,北京地面公交日客流量比2006年增加了220万至250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客流量比10月7日地铁票价降低前增加100万人次。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也由年初的30.2%上升到34.5%,首次超过小汽车的出行比例。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表示,选择了公共交通就等于选择了城市的未来。奥运会大大加速了北京的交通发展,但2008只是迈向新北京途中的一站,而不是城市发展的终点。
[1] [2] [3]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