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3岁的阿久津是《朝日新闻》 驻北京专职报道2008年奥运会的记者 |
年终专访·外国记者眼中的北京奥运
2007年1月1日,《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开始实施。2007年是北京奥运会筹办的决战之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驻京的外国媒体在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筹办过程中,都去过哪些地方?有哪些感受?他们对北京奥运会有哪些期望?本报近期专访了多名外国媒体驻京记者,并从即日起陆续刊登年终专访———外国记者眼中的北京奥运。
朝日新闻:北京变化太大了
“我们希望知道像奥运会这样重大的体育赛事,怎么能够改变中国?从奥运会后,中国将向何处去,将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认为,中国的新道路将会深入影响日本的未来,有可能影响的程度足以重新界定日本的发展方向。”
———日本《朝日新闻》执行副总编辑、北京奥运采访中心主任 五十岚浩司
33岁的阿久津是《朝日新闻》 驻北京专职报道2008年奥运会的记者。在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各种新闻发布会上,总能见到这个个头不高戴着眼镜的日本记者,不仅要忙着记录会议内容,还要充当摄影记者寻找最好的拍摄角度。
10多年前阿久津在东京大学法律专业就读,毕业后选择了在《朝日新闻》从事体育记者。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朝日新闻》已经为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做准备了,派阿久津来北京学习汉语。为此阿久津放弃了去采访雅典奥运会的机会。为了使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阿久津把夫人和孩子从日本接了过来。
从2004第一次来到北京学习汉语,到2007年报道了几十篇关于北京筹办奥运会的新闻,可以说,阿久津深切地体会到了北京因为奥运会而发生的变化。
感受 “排队的人多了”
2004年刚来北京时,阿久津走在北京街头,明显地感觉到道路两边的环境卫生与日本有很大差距,上公交车时人们不是有序排队而是相互拥挤,地铁里也不太干净。
“但是现在,大不一样了,等公交车排队的人很多,主动给老年人和妇女、儿童让座的年轻人也很普遍,地铁的环境也越来越干净,特别是新建的五号线,车辆很新,每个车站装饰得也很好看,人们在乘车的时候非常舒适。而且,北京现在的出租车也很干净、很漂亮,司机都很有素质,与我刚来北京时相比,变化真的太大了。”
在最近举行的“好运北京”测试赛的赛场上,阿久津发现,当日本队得分的时候,很多中国观众同样会报以热烈的鼓掌。他说:“奥运筹办的这几年,北京人民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很多!”
关注 “我们最注重食品安全”
阿久津说,日本离中国很近,也没有时差,所以很多日本人都很想明年来北京看奥运会,但是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日本得到了多少张奥运会门票,什么时候购买,通过什么途径购买。
食品安全也是日本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阿久津说,“日本人特别注重食物的安全和质量,通过我在中国的生活和采访,感觉中国的食品是很卫生的,我在文章中也写道,在中国超市里购买的瓶装水和食物大可以让日本人放心食用,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在这几年里有很大的提高。”并且,阿久津在文章中还介绍了北京几家做日本料理非常正宗的店,“这也是北京的特色,在雅典或是欧洲其他国家,很少能见到日本料理店。”
空气质量、交通问题也是阿久津关注的重点。“我们知道,北京车很多人也很多,空气质量一直令人担忧,如何在奥运会前改善空气质量、改善交通状况,也是日本媒体和百姓十分关注的内容。因为日本也存在和北京类似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的解决办法,对日本也有很好的借鉴。”
[1] [2]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