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兴华)22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重回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在报告中,他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到了一个“绿色”的“鸟巢”。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开幕式、闭幕式都将在这里举行,预计将在这里产生47块金牌,因外形酷似鸟巢而被称作“鸟巢”。
李久林介绍,在“鸟巢”建设过程中,曾进行短暂停工。本着“节俭办奥运”观念,“鸟巢”座位由原定的10万个减少到9.1万个,取消了可开启屋盖,节约了数亿元资金。
在“鸟巢”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雨水会通过专门的管道排放到6个蓄水池中。李久林介绍,一共能够储水5.8万立方米,这些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绿化、冲厕、消防等。
在“鸟巢”的地下共有312口井,这些是用来吸收地下能量的。李久林介绍,井水总是让人感觉冬暖夏凉,就是因为地热和地冷的原理。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一套系统,能充分利用地下这种能量。将这种能量补充到空调中,能节省不少电力资源。
李久林说,“鸟巢”观众席等处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以尽量减少人工的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对场内用房的传热系数进行控制,能够优化保温、隔热。同时,对大面积窗户也将作外遮阳处理,以全面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
“巢”内使用的光源,都是各类高效节能型环保光源。在行人广场等室外照明中尽可能地采用太阳能发电照明系统。在暖通空调、消防设施等处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氟材料。
李久林说,2008年8月8日,中国人展现给世界的将是一个非常“绿色”的“鸟巢”、一个非常“绿色”的奥运会。
(责任编辑:风雪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