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钢结构寻找支撑点
钢结构安装需要确定支撑点。
■卸载从原设计更改为分阶段整体同步
2006年9月17日,全世界通过卫星传送,目睹了“鸟巢”实现最后卸载的全过程。其安全稳定的卸载效果,使施工人员的技术参与得到了认定。邱德隆介绍说,按照原有设计,钢结构要在78个支撑点上同步卸载。当时,项目部考虑到这样需一次性投入过多人力,同时技术上、管理上应该采用更为稳妥的方案。为此,他们突破原有设计,根据所确定的78个点的位置,按照外、中、内分三圈,分圈同步,分阶段整体同步卸载。最终择优确定,钢结构卸载分七大步,每大步又分五小步进行。
尽管卸载时的钢结构总重量达到14000吨,但他们安装了156个千斤顶,将外圈、中圈、内圈三级统一布控,采用中央处理器控制,用电脑统一发出指令,实施自动分阶段同步卸载的方法。这样78个点上承担的荷载也不一样,最多的承载了320吨,最少的也承载120吨。这一方案得到了认可,实践证明非常成功。
■制订出120余项焊接工艺标准
“仅‘鸟巢’钢结构焊接这一道工序,就制订出120余项焊接工艺标准。”据介绍,由于设计理念过于“超前”,没有现成的专项技术标准可参考,成为“鸟巢”施工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没有专项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邱德隆说,“鸟巢”钢结构的最大跨度达到343米,如果使用普通钢材,厚度至少要达到220毫米。这样一来,“鸟巢”钢结构的总重量将超过8万吨,不仅不便于加工和运输,而且钢板越厚,焊接越困难。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确定厚度为110毫米的高强度钢材。
可钢材问题解决了,焊接问题又来了。为此,施工人员和科研人员兵分多路,进行可焊性实验。有的北上哈尔滨,摸索不同钢材在零下30摄氏度下的焊接要求;有的埋头在实验室里,测算出了室外一级至五级风下进行焊接的不同技术参数;有的对焊好的钢材进行冲击实验,一直持续了5个多月,经过120次焊接工艺评定,最终制订出了准确科学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从一接手就“前无来者”,到今天与“鸟巢”一起走过无数个历史瞬间,邱副总工感慨道,“鸟巢刚建时,这里是一片钢铁丛林,现在已经这般完美了”。这位自称“学大坝”出身的总工,在认识、学习钢结构工程的过程中,也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它,还多少上了点“瘾”。他表示,只要有机会,还做钢结构工程,要把“钢结构”延续下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