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王建新)今天,北京奥组委在北京公布了火种灯、城市庆典圣火盆、火炬手服装、传递飞机景观等最后一批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景观设计,这也标志着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景观设计全部完成。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2007年8月启动了最后这批形象景观设计工作,中央美术学院、联想集团、北京服装学院分别承担了景观开发、火炬及延展设计和火炬接力服装的设计。
奥运会火炬接力景观设计主要包括火炬及延展设计、运行车队和飞机设计、火炬接力服装设计、火炬接力场地环境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5个部分。形象景观以火炬接力标志、主题口号、核心图形和色彩为基础元素,以凤纹、祥云为创意来源,与北京奥运会景观系统协调一致。设计方案视觉效果独特,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火炬及延展设计中国味浓
火炬以及延展设计主要包括火炬、火种灯、火炬展示支架、城市庆典圣火盆等。其中,北京奥运会火炬已于2007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
火炬接力火种灯用来保存奥林匹克圣火的火种,主要用于火种迎接、圣火点燃、圣火展示等活动。北京奥运会火种灯的创意源于古典、华美的中国宫灯,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传达出奥林匹克圣火所象征的神圣与纯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之美。
火炬展示支架主要用于展示和支撑火炬,造型设计借鉴了汉唐建筑风格,底部祥云升腾,与火炬遥相呼应。
城市圣火盆主要用于火炬接力途经城市庆祝活动,设计采用“天圆地方”的理念,以中国青铜器代表作鼎以及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顶部镂空的56朵祥云象征中国56个民族把祝福带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征北京奥运会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圣火盆高130厘米,象征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130天;盆体深29厘米,象征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立柱高为112厘米,象征奥林匹克运动从1896年到2008年走过了112年。
火炬接力服装分三种
火炬接力服装分为火炬手服装、护跑手服装和工作人员服装三种。
火炬手服装设计严格遵照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服装以白色为主,分夏季和秋季两款,突出简洁、神圣和礼仪感。护跑手服装与火炬手服装基础元素基本相同,但在色彩上有明显区别,以蓝色为主,护跑手服装也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款。工作人员服装以蓝色为主,在功能上满足运行需求。
运行车队和专机魅力十足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车队景观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通过火炬接力标志、核心图形和主题口号的组合,呈现出热烈、动感的视觉特征,使传递车队真正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理念的流动载体。运行车队由13辆汽车和6辆摩托车组成。除警车和救护车外,每一类车辆都有其独特的景观,既自成一体,又与其它车辆保持一致。
奥运圣火将通过包机前往五大洲,火炬接力境外传递包机以红黄为主色调,突出“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字样,以及本届奥运会火炬接力“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口号。它象征着“火凤凰”展翅飞翔,把吉祥、和平的信息以及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发展的理念带给全世界。
(责任编辑:trezeg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