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奥运成功举办的关键。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已经全面转入实战,中国将如何确保“平安奥运”?
北京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介绍,北京奥运充分吸收借鉴了往届奥运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编制了奥运场馆、反恐防暴、情报信息等50多项奥运安保总体规划,数百项具体实施方案,目前仍在不断完善。
从普通老百姓到民警,从地方政府到中央,13亿中国人,正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地保卫着奥运会。中国,正在迎接“平安奥运”的现实考验。
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2006年1月15日,中国成立了“奥运安保指挥中心国际警务联络部”,专门负责开展国际安保合作和交流,征集参赛各国和地区对安保工作的需求。
国际警务联络部副部长寇波说:“我们举办了10多次大型国际会议,并派员到国外学习,借鉴了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德国世界杯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奥运安保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400多名中国警员被派到雅典、都灵、悉尼学习奥运安保工作经验,到美英德法等国学习犯罪现场调查、群体骚乱现场处置等先进警务工作经验。
中国还与希腊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聘请国际奥委会安保专家、往届奥运会安保指挥人员为北京奥运会安全顾问。中国结合实际情况和北京奥运的特点,创新了奥运安保模式,开展并完成了治安、交通、消防、反恐防暴、要人警卫等52项总体工作计划及500多项具体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了20多项“好运北京”赛事的测试。
奥运安全依托社会
“奥运会的安全必须依托于主办城市、主办国家的整体安全,中国将以一流的社会治安秩序和严密细致的安保措施,来保障北京奥运会的社会安全。”奥运安保指挥中心总指挥马振川说。
奥运年之初,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提出,要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稳定的环境。中央政府动员了公安、武警、军队、外交、海关等各方力量,全面支持奥运安全,积极开展对防范打击非传统性安全威胁的科研攻关。
马振川说:“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老百姓是奥运安保工作的坚强后盾,北京正在针对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预防,以实现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在北京,每个社区街道都有戴着红袖标的安保巡逻志愿者,他们在街头义务巡逻,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包括可能破坏奥运的活动。2007年底,北京平安社区已占社区总数的81.5%。目前北京已有保安、机动车看护等各类职业安保力量15万人,治安巡逻志愿者29万余人,而奥运会期间,北京直接用于赛事的安保人员将不少于8万人。
北京赢得国际口碑
2007年11月16日,来自美联、路透、彭博、朝日新闻、香港无线、台湾东森等数十家境内外媒体的100余名记者参观了奥运会比赛场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体验了奥运安保全过程。
安检通道有两个入口,分别负责对人和车辆进行检测。据介绍,检测一辆汽车约两分钟,人身安检每小时可通过800名普通观众。场馆内外都装有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无缝连接,工作人员6个小时一班。
安保细节在场馆设计建设之初就已经考虑周全了。安保部门提前对场馆建筑图纸进行审核,特别是对所有场馆的出入口、观众疏散通道、楼梯、看台等重要部位的设计,先由安保部门进行计算机动态仿真模拟实验,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安全意见,协调设计、建设部门逐一解决。中国实现了安保技术设施建设与场馆同时进行,同步验收。国际奥委会安保专家称:“北京的做法非常明智,非常有远见。我们将向国际奥委会建议今后都能借鉴这一做法。”
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45项筹备工作分阶段提出监控评价,并标注为绿、黄、红三个等级,在这些定期评估中,北京奥运安保工作一直被评为象征优秀的绿色。
新华社记者李舒(据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责任编辑:dis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