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房屋管理局:今年5月居民全部搬离拆除后的土地拟建绿地和停车场
本报讯(记者牛江)亚运村的最后一个城中村要消失了。今年5月,生活了35年的100余户居民将全部搬离。
昨天下午,在一位“老的哥”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这个位于北四环中路的健翔桥苇子坑居民区。
西侧和南侧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东侧约300米就是奥运场馆“水立方”和“鸟巢”,被高楼大厦包围的这片平房区在这方“宝地”上显得格外破落。
走进平房区,7排低矮的平房纵向排列,红色发乌的砖墙上写着大大的“拆”字。平房间的土路上,不时走过提着铁铲、大锤等工具的拆迁工人。
“住了几十年,旁边的房子都拆了,就剩下我们这100多户,现在也要走了。”住户李大爷说,从上世纪70年代入住,他们见证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目睹了这几年“鸟巢”、“水立方”的“成长”。
在奥运会召开前夕,老住户们等来了拆迁。“天天盼着拆,可真要走了,心里还真有些舍不得。”李大爷说。
据亚运村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介绍,苇子坑平房区始建于1973年,是当年农田改造时为当地村民提供的住宅。
1987年左右,这片平房区相继被附近的学院、单位征用,大部分平房区拆迁改造。
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由于资金原因,被其征用的这片占地达万余平方米的平房却迟迟没有拆除,而且一留就是20多年。
“等到这片拆迁完,亚运村地区就再也没有平房区了。”该工作人员说。
今天上午,记者从朝阳区房屋管理局获悉,昨天是拆迁工人正式进驻拆迁区的第一天。目前,拆迁工作已经正式开始,村民正在陆续搬离。
根据规划,拆除后的土地计划用于建设奥运场馆周边绿地和停车场。
奥运会开完再搬就好了
刘大妈是苇子坑平房居民区的老住户。听闻拆迁,她的心情很“复杂”。用她的话说是“七分开心,三分不舍”。
“我从1973年就住这儿,3条土路巷子,7排平房,1间公厕。这种生活条件下,一过就是半辈子。当时这儿还是田地,周围可荒了。那时候这叫苇子坑。后来好多单位租地,旁边开始起大楼。亚运会之前,这里才改名叫亚运村。
“记得亚运会的时候,周围特别热闹,到处都能看到外国人,每天我都带着孩子去遛弯。当时就觉得这地方是块宝地。
“奥运会办下来,(平房区)东边又要盖场馆。我们晚上遛弯时就去看水立方和鸟巢的工地,走在那个围挡外面,就有种10多年前亚运会时的感觉——心里觉得特自豪。
“所以说,虽然盼着拆,但是我还是不舍得走。要是能等奥运会开完再搬走就好了。
“不过,这是我自私的想法,整治环境是奥运会前(政府)要做的重要工作,我能理解,只是感情上放不下。
“毕竟在这住了30多年,眼看这儿从荒凉变繁华。应该说是七分的开心,三分的不舍吧。”
整理/记者牛江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