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史学家的考证,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开始,终止于公元393年,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69年。那个时候,基督教正式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而其他一切关于宗教的行为都被禁止,其中也包括有着强烈的希腊宗教色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古代奥运会的消失到现代奥运会的复兴,又经历了1500余年。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的首都雅典开幕了。要说现代奥运会的复兴,不得不说一个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顾拜旦,正是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和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时间要回到差不多130年前。
1875年仲夏的一个黄昏,一群德国考古学家在奥林匹斯山麓下紧张地工作着。"啷"一个年轻学者手中的铁锨显然碰到了地下的金属。柏林大学教授、考古队的队长库尔季斯闻声走了过来:"喂,伙计,轻一点儿!还是我来吧。"说着,教授从身后拿出一个更加精致、更为小巧的工具,在刚才发出响声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挖掘下去。前后不过十分钟的光景,却仿佛一个世纪般的漫长。当库尔季斯教授捧起一面锈迹斑斑的青铜镜时,这些一向严谨刻板的德国人,竟然忘情地感叹起来。
从第一面古希腊青铜镜在奥林匹斯山下的奥林匹克遗址出土以来的几十年间,考古学家们在奥林匹亚的废墟中,共挖掘出40座碑石、130座雕像、1000多个陶制雕像、400篇铭文、6000枚钱币和1300件青铜制品。关于奥林匹亚的神话,关于古代奥运会的传说,因为这些出土文物,变得渐渐地清晰起来。
而此时远在法国巴黎,还在读小学的顾拜旦当时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竟然和这些关于希腊考古报道永远连在了一起。
1863年1月1日,顾拜旦出生于法国巴黎郊区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贵族家庭,是家中的幼子。父亲是一个学院派画家,虽然不是很有名气,却也过得自得其乐。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高贵女性,对最小的儿子宠爱有加,但时刻不放松对爱子的基础教育,一篇篇优美的希腊神话成了顾拜旦最早的启蒙教材。
小时候的顾拜旦似乎早早就表现出与其他儿童的不同之处。一个生活在农庄的富家子弟的童年生活,无非是在河边戏水,在花园中扑捉蜻蜓。而幼年的顾拜旦,却在自己家庄园后面一个池塘边上,营造起一个"独立王国"。一连几天,顾拜旦的妈妈不知道儿子在池塘边上搞什么名堂,她悄悄地躲在树丛后观察。看过之后,不禁摇摇头,无可奈何地笑了。
原来,这个小家伙用石头、瓦砾和树枝为材料,自己充当了城镇设计者、建筑师、园艺家、铁路工程师、城防总司令、服装设计师;他甚至用一叠厚厚的树叶,装订并出版了一本"官方杂志",煞有介事地对"臣民"们作慷慨激昂的讲演,他为这个想象中的王国设计了"国旗",编造了"国歌"。忙碌了一个夏秋之后,当冬天来临时,他率领着"独立王国"的"舰队",在池塘边上起航了。
从小就想干大事的顾拜旦后来果然做了一件可以说是永垂史册的大事。1890年,27岁的顾拜旦参观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当他看到古奥运会的遗址时,激动万分,他仿佛得到古希腊诸神的神秘的指令,恢复古代奥运会的想法在他的大脑中灵光一闪。暮色中,他对着那些越来越暗的废墟喃喃说道:"德国人挖掘了奥林匹亚遗址,为什么法兰西人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
几乎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体育和教育就在顾拜旦的价值观念中占据了极高的地位,而当他站在奥林匹克的废墟上产生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这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业。顾拜旦19岁那年,他看到一本杂志叫《青年》。在这本杂志上,他被一篇名为《拉格比公学的校园生活》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书中展现了一幅幅迷人、令人神往的画面:一群和他的年龄一样大的英国少年,或在拉格比公学学校墙外的田野里飞快地赛跑;或在新开辟的球场上往来驰骋、疯狂地踢球;或牵着猎犬、兴致勃勃地追逐野兔……他幼小的心灵被震撼了:这才是真正自由、完美的生活。而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同伴在干了些什么?他们或埋头于书斋看那些温柔缠绵的小说;或忘情于沙龙做那些言之无物的清谈。两相比较之下,英国少年和法国少年在体质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英国少年就像田野里的小树,健康茁壮;而法国少年则如同温室中的花朵,娇艳柔弱。
顾拜旦20岁那年,自费前往英国考察,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从少年时起就憧憬的地方。一路走去,顾拜旦用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观察着旅途的所见所闻,并用文学家的笔法把这一切用旅游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他兴致勃勃地考察了梦寐以求的拉格比公学,还访问了伊顿、威灵顿和温彻斯特等著名公学,同时参观了享有世界级声望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他详细了解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这次考察,验证了少年时代自己心中的理想。
回国后,顾拜旦陆续发表了《教育制度的改革》、《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英国与希腊回忆记》、《英国教育学》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发展体育的建议,在《英国与法国的教育之比较》一文中,他热情洋溢地呼吁:"让我们在城市的中心开设先进的体操馆,沿着法国的河流开辟游泳区吧!让法国学校的孩子们玩五花八门的民众集体游戏吧!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教育绝不能军事化,体育运动是和自由连为一体的。"
1891年,他创办了《体育评论》,积极宣传复兴奥林匹克的理想,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做了大量而广泛的思想动员。
顾拜旦开始酝酿复兴奥运会的设想之后,他的精神导师狄东神父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顾拜旦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口号,便决定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因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体育联合会"成立三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我们要恢复的是以和平、友谊、进步为宗旨的奥运会,她将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这次著名的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了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议。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索邦圆形剧场召开。来自九个国家37个体育组织的7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著名诗人泽维凯拉斯被选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决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在希腊举行。以后按照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然而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一封署名希腊首相特里库皮斯的信函,漂洋过海辗转交到了顾拜旦的手上。这封信,让他觉得仿佛就是被兜头泼了一瓢冷水。
特里库皮斯是当时希腊政府总理,在信中他说:希腊政府不认为在雅典举办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合适的事情,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萧条,使希腊没有能力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上支付任何费用,希腊人的体育观念很差,这个国家不懂得任何现代体育竞技。信的最后,首相建议:在巴黎这座美丽的城市之外,我再也想不出更好地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间和地点了。
顾拜旦随手把信件扔到茶几上,这封措辞委婉但态度坚决的信,中心内容就是两个字--拒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算没有东风,你也不能刮西风吧,可这时的顾拜旦就是遇到了这样烦心的事--如果第一次成功复兴的奥运会不能在她的故乡希腊举行,那这种复兴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它的绝大部分意义。
1894年10月,顾拜旦赶往希腊。他要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游说,说服希腊的王室同意在雅典举办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得到希腊普通大众的支持。顾拜旦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他嗓音洪亮、中气充沛,再加上富于穿透力的炯炯目光和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手势,聪慧而敏感的雅典人深深地被他折服了。
在听到有人问到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的时,顾拜旦说:"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恢复古希腊的光荣传统是雅典的骄傲,奥林匹克运动会能给全世界的青年提供一个兄弟般幸福见面的机会,消除种族间的仇恨,把文明的国家从野蛮的种族奴役中拯救出来,从而促使全人类的和平。"
与此同时,会见王室也使事情有了重大的突破。希腊的乔治王子全权代表国王接见了顾拜旦。王子表示愿意全力支持顾拜旦,把雅典奥运会当作全希腊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亲自担任名誉主席。王子还指令他的弟弟、尼克拉斯王子担任名誉委员。希腊国王康斯坦丁闻讯也从国外发来贺电:预祝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终于要在希腊举办了,历史会告诉后人,顾拜旦的努力并非仅仅促成了一个体育运动会的召开,他给人类留下的,是一份无法比拟的巨大财富。
《奥运故事365精选》根据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同名电视系列片改编 《奥运故事365精选》编委会(排名不分先后) 贾育林 中央纪委精神文明办主任
刘爱勤 北京电视台台长
高树茂 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
耿 申 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张 晓 北京电视台总编辑
任 海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中国资深奥林匹克专家 博导
黄亚玲 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中心主任 博导
郑默杰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章少红 世界知识出版社副总编辑
裴东光 首都体育学院 教授
朱 江 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任
杜 研 北京电视台奥运节目部主任
马 宏 北京电视台奥运节目部副主任
北京电视台“奥运故事365”节目组主创人员 策 划:朱江 杜研
制片人:佟立
总撰稿:段炼
撰 稿:段炼张健 王延郁 周阿堡
主持人:俞迈
编 导:史伟 张聂 钟旭
奥林匹克顾问:黄亚玲 裴东光
监 制:朱江杜研 王少华 马宏
总监制:刘爱勤 张晓
(责任编辑:风雪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