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除了出现了无所不能的鲁米,还出现了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他的名字叫埃里克·利德尔,一个中文名字叫李爱锐的苏格兰人。
一个决定引争议
在任何一部关于奥林匹克的著作里都能找到埃里克·利德尔的名字。
他是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的冠军和200米的第三名,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不喜欢被击败。”
实际上,他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金牌。
利德尔的强项是100米,当时,他的百米成绩好于所有对手,他是那个时代呼之欲出的“飞人”,但在本届奥运会上,他却因为100米决赛被安排在星期天而拒绝参赛,错失了本可以一蹴而就的殊荣。在这个虔诚的基督徒看来,星期天是安息日,他应该在教堂里而不是在赛场上度过这7天一次的日子。7天之后,他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4×100米接力赛。
他的决定震惊了英国田径界,也震惊了英国公众。在英国作家朱利安·威尔逊的《神圣的终点——埃里克·利德尔传》中,在爱丁堡乔治广场和利德尔同住一幢学生宿舍的学生格利维尔·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这个决定引起了许多人,特别是新闻界的激愤。我还能记起他们来到我们在乔治广场的学生宿舍,"砰砰砰"地大力捶着大门,要求见他的情景。人们高喊着"他是祖国的叛徒!"样子十分可怕。”
在巴黎,利德尔也不断接到英国田径官员以及报界施加的压力,要他收回成命,参加100米预赛。英国代表团中的一位高级人士坎德肯勋爵,向集合在一起的包括利德尔在内的英国运动员讲话时也指出:“应该把参加奥运会任何项目的比赛看成是一生中唯一重要的事情。”这又一次使利德尔联想起他的“背叛”行为。《苏格兰人报》也以其民族主义的调门在一旁帮腔:“英国运动队应该参加这一项目,这样才能维护大不列颠的荣誉和声望。”
不过,利德尔坚决不改主意,他的回答简短明了:“别对我施压。我已下定决心,在安息日决不参赛,没什么可说的了。”
弱项也能拿金牌
按照赛前的报名,利德尔只能参加200米比赛了,这显然不是他的强项。
7月8日星期二,利德尔轻而易举地通过了200米预赛。翌日举行的决赛中,利德尔获得第三。第3名的成绩当然算不了什么,《苏格兰人报》以低调、寥寥数语报道了利德尔获得铜牌的消息,根本不提这是苏格兰人在200米赛跑中第一次赢得奖牌这一事实。“苏格兰短跑手埃里克·利德尔在赛跑中获得第3名,为英国队赢得奖牌。”用无足轻重的寥寥数语来报道获奖赛事,显然表明报纸对他退出100米跑仍耿耿于怀。
也许是不忍心让利德尔的运动才华浪费,一名队友把400米比赛的资格让给了利德尔,正是这一让,诞生了一个奇迹。
在不擅长的400米比赛中,他在第一轮初露锋芒,跑出了50.2秒。这天稍后,他以个人最好成绩49秒在复赛中名列榜首。第二天,他在半决赛中又跑出了48.2秒。此时,他似乎已进入竞技状态的顶峰。
但当参加400米决赛的6名选手在跑道上排成一行时,人们普遍认为利德尔缺乏经验,机会不多,而且他是排在最外边的跑道。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他以47.6秒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这个纪录一直到1936年才被打破。
全场观众为利德尔起立鼓掌,当颁奖结束利德尔穿过草坪走在通向更衣室的阶梯上时,群众一次又一次地向他欢呼致意。但很少有人知道,利德尔正急着赶回旅馆准备发言稿,因为他第二天还得为运动员主持礼拜式。
后来,英国人根据利德尔这段故事改编成影片《烈火战车》,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并在198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
解不开的中国缘
利德尔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中国度过。
1902年,利德尔出生于中国天津,5岁离开中国回到苏格兰。1925年,利德尔来到天津,同他的父亲一样,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教生涯,并在当时的新学中学(现天津17中学)任教。由于在世界体坛上的名气以及在各地参赛的丰富阅历,1925年英租界工部局决定邀请他参与设计对民园体育场的改造。在他的筹划与监督下,天津民园体育场终于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当时在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这个体育场至今还在使用。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一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德尔很快便被送往日本设在山东潍坊的集中营,并受到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在日军集中营,利德尔还不忘自己是名教师,每天带着60多名不知道父母在哪里的孩子补习功课,并进行体育运动。
1945年2月,利德尔因为脑瘤在集中营病逝。由于找不到油漆,也没有带颜色的笔,利德尔的名字是用黑鞋油在十字架上写下的。一个传奇人物就这样走到了人生终点。
(责任编辑:严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