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名片之二坦赞铁路:提起坦桑尼亚这个遥远的非洲友邦,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由中国政府援建的坦赞铁路。作为中坦友谊乃至中非友谊的象征,已运行了27年。达市火车站是坦赞铁路在坦桑尼亚境内的起点,位于市郊,占地近四百亩。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交通动脉。全长1860.5公里。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
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由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合作建成。为赞比亚、马拉维等内陆国家提供新的出海通道。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止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
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总延长米为16520米;隧道22座,总延长米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7.6万平方米。
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条铁路也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
(责任编辑:静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