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的召唤让身有残疾的他们,和所有健全人一样,胸怀同样的梦想。为了奥运,他们也在努力着,甚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血水和泪水。这期奥运周刊,让我们走近那些正在南京备战残奥会的运动员们——
南京体育学院大门的北面新建了三片网球场,球拍的击球声和网球的落地声从那里此起彼伏地传来,唯独听不见脚步声……
今年21岁的石艳平来自江苏邳州市,他是国家轮椅网球队的一名队员。
15年前,误服过期糖丸的石艳平罹患小儿麻痹,落下了残疾。
吃完午饭,石艳平和队友们来到网球场边的休息室,他一路小跳着,把自己和队友的拐收集起来放在墙角,帮着队友卸下义肢,然后坐上轮椅,固定好残腿,接着到球筐里拿了些网球放在轮椅后背的袋子里。这,就是石艳平每天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训练的第一项是热身。热身,就是用上肢的力量让轮子“跑”起来,在石艳平的带领下,8个队员排成一排,绕着三片网球场跑了几圈,一系列热身操后,有球训练才开始。助理教练陈贻衡告诉记者,石艳平的残疾情况比一些队员稍微好些,所以他总是主动为队里和其他队友做些事情。面对记者的采访,石艳平有些羞涩,他说:“我也不知道说啥,反正现在就好好训练,我想参加奥运会。冠军?当然想了!”
主教练陈俊告诉记者,石艳平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二胡拉得很棒,“这孩子本来能上南艺的,但他最终选择了网球。”轮椅网球选手得分的“利器”除了手中的球拍外,还有对轮椅的掌握。陈俊告诉记者,如今石艳平已能非常灵活地运用轮椅,行动、击球融为一体。下月初,国家轮椅网球队将兵分两路前往澳大利亚和欧洲打积分赛。陈俊说:“只要多打些比赛,包括石艳平在内不少队员的排名肯定很快能上去。”
仙林训练中心田径场,数不清的坑洼,是残奥运动员投掷出的铅球、铁饼和标枪留下的印记。
铁饼投掷区内,一个红色的身影在旋转,“走!”伴随着一声极具爆发力的吼声,一个铁饼飞了出去。这个正在专心掷铁饼的女孩就是江苏的残奥冠军姚娟。
同样是小儿麻痹,让刚满4岁的姚娟左腿肌肉萎缩,落下了终身残疾。10年前,江苏省残疾人体协的教练在无锡看中了这个性格要强的女孩。在汗水浇灌下,她在全国残运会、残奥会、世界残疾人锦标赛上连连夺标。北京残奥会的入场券,姚娟早已经收入囊中。一组10个铁饼扔完了,姚娟抹了一把汗水,拿起脚边的水壶猛灌了一气。“今天感觉一般,(出手)不是仰过了,就是低了。”姚娟告诉记者,她和队友在南京备战残奥会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每天都要训练六七个小时。
铁饼投掷区的一旁,杨丽婉正在联系投掷铅球。和其他很多残疾后才开始从事体育训练的运动员不同,杨丽婉原是福建省女排队员,一次训练中的意外,她被50公斤重的杠铃砸成了截瘫。命运的不幸没有就此终结,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杨丽婉在轮椅上不慎后仰摔倒造成尾骨断裂……先后经历了4次大手术,让杨丽婉只能放弃排球,改练残疾人投掷项目。对自己身上遭遇的种种不幸,杨丽婉已经看得很开:“没事,过去就过去了,如果现实都不能面对,还怎么面对人生。”
尽管天色已晚,但杨丽婉还在投掷座位上,一次次掷出手中的铅球。杨丽婉说:“我已经失去了奥运排球比赛的机会,我不想再错过残奥会。”
仙林训练中心综合馆一楼南侧,一个被幕帘隔出的约300平方米的区域里,一字摆放着4对轮椅。这里就是国家轮椅击剑队训练的地方。
下午2点左右,轮椅击剑队的训练还没开始,庄杏娣和助理教练张培田已提前到了训练馆,商量下午的训练事宜。庄杏娣是前江苏省击剑队总教练,南京的第一个奥运冠军栾菊杰就是她的学生,而现在,她是国家轮椅击剑队的主教练。
庄杏娣告诉记者,国家轮椅击剑队一共有13人,江苏有8人,这8名运动员都是庄杏娣亲自到省内各个残体协挑选出来的。庄杏娣说:“轮椅击剑其实跟健全人的击剑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下肢不能移动,主要靠手上技术。因为距离短,进攻和防守都需要很快的速度和反应。而且,残奥会的轮椅击剑比赛,运动员需在花剑、佩剑、重剑中选择至少两项参加,同时学两种剑法,难度不小。”
张文馨今年25岁,江苏连云港人,13岁那年的车祸让她失去了右腿。22岁才接触击剑的张文馨在训练时常被队友的剑刺到,义肢也经常把腿磨破。常年坐在轮椅上训练比赛,张文馨的腿部、臀部成了血泡的“重灾区”。不过,刻苦的训练,换来的是剑术的突飞猛进。在国际剑联认可的积分赛上,张文馨屡创佳绩,早早拿到了北京残奥会的入场券。
3月17日是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蒯学通的30岁生日。没有蛋糕,没有庆祝,有的只是如往日一般艰苦的训练。
蒯学通,江苏连云港人。1994年的一天,建筑工人蒯学通在施工时,意外被高压电击中,永远地失去了双手。
“今天状态不好,感觉使不上劲。”蒯学通从赛道上下来,摇着头说,“年龄大了,恢复起来慢,需要人多关心!”在一旁记录训练成绩的教练李俊笑着对记者说:“这是队里的老队员,训练自觉,不用催,就是牢骚多!”
竞技自行车运动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由于比赛用的自行车没有刹车,一旦在比赛中被挤、撞,或者自己失去平衡,受伤就在所难免。从蒯学通残疾的右臂上,记者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两条伤疤。“训练不小心摔的,骨头也给摔碎了,现在还有个钢钉没取出来,现在没时间,等奥运会后再取吧!”蒯学通轻描淡写地说。
去年,在一次山地自行车训练中,蒯学通被队友碰了一下失去了平衡,他从车上摔下来断了五根肋骨和一根锁骨。当时,离在哥伦比亚举行的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蒯学通硬是在比赛前带伤复出,并在场地赛上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到了残奥会参赛资格。
3月17日是蒯学通的30岁生日,没有蛋糕,没有庆祝,训练照旧。“早晨6点起床,8点上车,80公里的骑行训练下来,衣服又湿透了。可能是太累了,没啥胃口,吃了几片西瓜……”蒯学通在自己的博客中记录下了生日的一天,“这样的辛苦,我不后悔,因为选择了就会努力下去,我会努力在2008年实现我的梦想。”
(责任编辑:zhang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