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我在奥林匹亚,我在现场。
岂止是我,坐在电视机前的哪一个中国人能不为这一神圣时刻而激动?我还看到,圣火点燃的一刹那,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黄皮肤的还是黑皮肤的,无不神情肃穆。
这种力量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每当奥运会召开,火炬传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要知道,古希腊从未建立统一的专制政体,但号召“神圣休战”的奥运圣火却帮他们实现了高度统一。
时空的跨越也没能削减它的魔力。奥运赛场上,当运动员夺冠、国旗升起、国歌奏响之时,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他的同胞们也无不因他而热血沸腾。有什么能比奥林匹克运动更能激发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呢?
当一届奥运会落幕,闭幕式上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的运动员不分国籍入场,昨日赛场上的竞争对手欢聚一堂。又有什么能比奥林匹克运动更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对话,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和平呢?
说到底,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今天点燃的奥运火炬,将传遍希腊,传遍五大洲,最终点燃北京奥运会赛场的主火炬。从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最终传递到东方文化的发源地,这本身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报特派记者 马纯潇 李春光 李志刚(奥林匹亚3月24日电)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