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北京奥运会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万紫千红各显神通

  1896年,在法国人顾拜旦的极力运作下,现代奥运会诞生。28年后,也就是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埋头苦干,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两件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情,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论资排辈,电视还得管奥运会叫一声“叔叔”,毕竟两者诞生在不同的世纪。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电视对于奥运会品牌价值的提升却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电视,便没有奥运会的今天。电视给奥运会所带来的“眼球经济”,在今天看来,已经难以用数字来衡量。

  “眼球经济”萌芽于1948年伦敦奥运会。那个时候,BBC所创的广播电视已经小有规模,并开始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那次奥运会上,BBC支付给组委会1000几尼(1几尼约等于1.05英镑),作为拍摄奥运会的代价。在整个比赛期间,BBC播出了64小时的奥运节目,使伦敦方圆50英里之内的几十万人第一次在电视里观看了奥运会。

  那时候的国际奥委会根本没把这1000几尼放在眼里,但随着奥运会规模不断扩大,承办奥运会所花费的金钱越来越多,奥运会成了个烫手的山芋,国际奥委会几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打起了电视的主意。1958年,处在经济困境中的国际奥委会终于将奥运会的电视版权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明确地划分了奥运会“究竟是体育还是娱乐”的界限。这样,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台要播关于奥运会的新闻,一次不能超过3分钟,如果要长时间转播奥运会相关内容的话,就变成了“娱乐”,需另外交费。

  当时电视网最为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几家广播电视网最先妥协,并就购买奥运会转播权展开了激烈的商业角逐。在他们的推动下,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价格以惊人的速度、翻着倍的往上涨,到2012年夏奥会,昔日的1000几尼已经变成了22亿美元!如此天价的数字背后,可见有多少只眼球在盯着奥运会,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经济驱动力?

  北京奥运会上,盯着奥运会的“眼球”早已不局限在电视画面了。尽管电视仍然占着这块蛋糕上最大的一份,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人早已不必守着电视机看奥运会了。只要他们愿意,用手机看、用电脑上网看、用MP4看、在公交车上看、在广场上看……一句话,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收看奥运会的手段更加丰富了,眼球的驱动力也应该更大了吧。

  看奥运之手机电视

  手机三十六变

  现在的手机简直就成了变形金刚,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源源不断地收纳进来,早就超脱了人们观念中只能“打电话”的原始阶段,手机电视也从最开始的“江湖传说”变成了今天的现实。套用一句广告词的话,只要你拥有了一部能收看电视信号的手机,你的手机就变成了“手机中的电视机”。

  捧着手机看奥运会可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为了实现这种最新潮的生活方式,首先你必须得换掉自己手中的手机,买一部具有相关功能的新手机。就目前情况来说,实现用手机看电视有两个渠道,一种是通过广电部门的CMMB、DAB等数字多媒体广播接受电视节目,另一种是通过信产部门的TD-MBMS手机电视标准收看电视节目。你的手机必须符合其中一个标准,才能实现收看奥运会节目的愿望。

  这两种标准都将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开始“大行其道”,这也使得北京成为第一个实现利用手机等多种手持终端转播奥运赛事的奥运主办城市。而来自英国的DAB运营商CHANNEL4的广播部总监也透露,2012年伦敦奥运会也已经将DAB纳入正式的转播计划中。这样一来,在手持终端越来普及的未来,用手机看奥运直播将使更多的人随时随地地看到奥运会比赛。

  就北京奥运会而言,现在广电系的DAB先行一步,早在2006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就已经拿到DAB执照。到2008年6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将建立4个发射站,并提供20个音频、6个视频项目,还将建立同频转发器以覆盖奥运场馆,以确保各国观众可以高质量地收听收看DAB节目。具体的手机品牌方面,以联想为例,ET98OT型号就是一款具有DAB功能的手机,而且以后联想还将有更多具有这种功能的手机面市。

  而TD-MBMS手机电视业务,是手机3G功能中的一项标杆业务。据了解,目前TD的终端测试仍然在北京怀柔和秦皇岛进行,这其中手机电视标准的测试是重中之重。据北京媒体称,预计3月底或4月初就将正式颁布这项标准。一旦标准颁布,普通市民将很快能享受到3G业务带来的享受,这其中就包括用手机收看奥运会。目前媒体普遍报道有10家厂商获得TD终端入网许可证,可以生产这种功能的手机,包括三星、联想等奥运会赞助商家。

  如果你对以上这些技术有些看不懂,又舍不得去买一部适应这些标准的手机话,还有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可行。那就是直接用手机连结WEB网站(手机上网功能已经不再新鲜),通过查看奥运新闻、接收奥运彩信、点击流媒体链接的形式来实现“把奥运装进手机”的愿望。

  ■罗 俊

  万紫千红各显神通

  其实手机只是各类手持终端中一种,只不过它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而已。在各种数码产品各显神通的时代,除了手机之外,还有多种多样形式的手持终端产品,如PDA(掌上电脑)、MP4、GPS导航系统以及各种数码播放器,只要它们具有接受某一种移动电视网络的功能,都能变身成为掌中电视。

  实际上,很多数码电子厂家早就瞄准移动电视这个市场,并专门针对CMMB、DAB、TD-MBMS等标准设计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就像几年前,很多人还不知道MP3是什么东西一样,现在这些产品还不被人们广泛接收。但随着这项业务的深入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使用这种产品就会像现在用MP3一样普遍。奥运会很有可能给这类产品一个“出头机会”。

  ■王 嵩

  看奥运之公交电视

  奥运转播走进公交地铁

  某一天,你像往常一样踏上公交车,新安装的移动电视让你眼前一亮,丰富多彩的节目给难捱的漫漫旅途增添了不少趣味。现在,公交移动电视已经从新鲜走向普及,北京奥运会期间,那些不能在亲临奥运会现场的旅行者将在公交车上收看到奥运会的精彩瞬间。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3万多辆公交车上已经安装了CCTV移动传媒的车载电视终端,日均受众群体超过4000万。在奥运会举办前,车载终端数量将扩展至5万台,显示屏达到10万块,将会有数亿乘客通过车载终端收看到奥运相关报道。而已经开始的火炬传递,将让乘客提前体验“公交看奥运”的非凡感受。届时,超过4000万公交乘客可以在《奥运在路上》、《与圣火同行》两档奥运类节目,《人物》、《热点》两档新闻类节目中收看到火炬接力相关视频内容。

  与此同时,电视信号也从“地上”转入“地下”,在地铁中收看电视节目已经从梦想变成了现实。据首钢环星技术人员介绍,5号线乘客信息系统是全国第一个将WLAN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应用于车辆、地面双向数据传输的乘客信息系统。它能够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收到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另外,这套系统还能将每个车厢中的两个针孔摄像头收集到的车厢内情况实时传送给控制中心,能够对车厢内的情况实时监控,保护乘客的安全。“通过这个系统,奥运期间,乘客在列车上就可以收看到各种比赛实况和奥运新闻。”

  不光车厢内的乘客届时能欣赏到激战正酣的奥运赛场,在站台候车的乘客也同样可以即时收看奥运赛事直播。站台上的触摸屏是乘客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乘客可以实现奥运比赛视频与公交线路、列车时刻、天气预报等出行信息之间的切换。“5号线全长27.6公里,共23站,控制中心对每辆列车和每个站台子系统的信号传输都是独立的。这就意味着不同车次的列车和不同站台上可以同时播出不同场次的奥运比赛。”

  ■林 丰

  看奥运之文化广场大屏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果你既不想一个人呆在屋里看比赛,又买不到门票去现场和几千人一起呐喊,别急,还有一个观看奥运会的好去处——广场户外大屏幕电视。要知道,户外大屏幕在国外大型比赛期间可是非常流行的一种观看比赛的形式。在这里,你既不用掏钱买票,又可以享受和很多人一起疯狂,而且还能喝着啤酒,吃着零食,简直比坐在比赛现场看还要过瘾。

  根据目前北京地区惟一一家经过广电部管理部门正式批准开办户外电视的北广传媒集团称,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们将设立25个奥运文化广场,并安装由北广传媒城市电视统一运营的大屏幕电视,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如此大规模地设立奥运文化广场以及转播奥运赛事的大屏幕电视。可以让市民在享受文体活动的同时,在赛场外也能近距离接触奥运,感受到奥运比赛的火热氛围。

  目前,安装25块大屏幕的地点已经全部确认,覆盖了北京城八区以及10个郊区县城。城八区的大屏幕地点分别在朝阳公园西门广场、望京文化广场、将台洼村文化广场、中华世纪坛、北科大柔道馆广场、海淀公园、玉蜓市民文化广场、莲花池公园、国际雕塑公园文化宫广场、地坛公园文化广场、西单文化广场、大观园文化广场,另外10个郊区县城还将有13块大屏幕,分别立于各区县市民集中的广场,其中怀柔、顺义和房山区各有两块。

  除了北京市之外,北京奥组委还同青岛、天津、上海、沈阳、秦皇岛、香港等6个协办城市签署了奥运文化广场谅解备忘录,每个城市都将设立一到两处有电视大屏幕的奥运文化广场。

  更重要的是,你完全不必为广场大屏幕电视的清晰度问题担心。在上周举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北广传媒城市电视设立的展台上就搬来了这样一套大屏幕设备,远远看来,清晰度完全可以和自己家的电视媲美。

  ■巴 乔

  看奥运之网络电视

  www.我要看奥运.com

  有消息说,中国网民的数量在今年年初已经超过美国,达到2.1亿这个惊人的数字。在这个互联网四通八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了很多人,特别是大多数年轻人接收信息、沟通联络、娱乐交友的主要手段。在这些人看来,网络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看奥运会还不是小事一桩么!

  不过在以往历届奥运会上,网络因为技术手段的原因以及奥运会版权所限,从来都只是看客,但这一切在北京奥运会上都将发生变化。去年年底,以中央电视台为背景的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正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这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这也就意味着,网民们在奥运会期间只要登陆www.cctv.com,找到其中的奥运频道,就能收看有关的奥运会直播或是视频节目。

  这对于很多不能看电视的上班族和“超级网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福音,没准他们因为白天要上班不能看电视,但可以利用网络,趁老板不注意时偷偷地看一眼正在进行的比赛,或是点播一段昨天结束的决赛画面。据央视国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可以每天生产500小时的视频节目,供网友选择,总共拥有2.5万小时的视频点播节目供用户搜索收看。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网络操作“熟能生巧”的网友来说,他们不仅能一边观看视频节目,还能一边通过网络社区在线和其它网友聊天、讨论赛情、预测赛果。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网络视频技术十分发达,各种网络电视软件层出不穷,而关于奥运会比赛的相关视频对于版权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在收看相关节目时,一定要选择具有正规授权的网站。

  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就成功地实现了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直播,很多人便是通过这个渠道就轻松收看了仪式的整个过程。相关的例子还有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cctv.com通过和SOHU等网站的合作,为全球网民实现了P2P同步直播,共有1139万网民通过网络收看了春晚。这一数字,也许在北京奥运会时将被刷新。

  ■寒 路

  本版图片摄影 母佳思

  

(责任编辑:大梦)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