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2点,北京奥运圣火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海滨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传递。曾参加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并带伤坚持跑完全程的“英雄”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参与北京奥运圣火在达累斯萨拉姆传递。图为阿赫瓦里在酒店接受本社记者专访。中新社发沈晨
摄
|
4月13日,火炬手阿赫瓦里手持火炬传递。当日,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这是北京奥运会圣火境外传递的第八站。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
中新社达累斯萨拉姆四月十三日电
题:“英雄”阿赫瓦里四十年后再续奥运缘
中新社记者
沈晨
年届古稀的“英雄”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四十年后再续奥运缘。
二00八年四月十三日,阿赫瓦里在自己的祖国,在坦桑尼亚的海滨城市达累斯萨拉姆,手持祥云火炬跑了六十三米。
一九六八年十月二十日,阿赫瓦里在墨西哥城参加奥运马拉松比赛,他带伤坚持跑完了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我的国家不是送我来墨西哥开始比赛的,而是完成比赛!”他的话已然成为奥运史上的名言。
四十年来,这位马拉松运动员“永不言弃”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与普通人。
十三日清晨,达累斯萨拉姆乞力马扎罗凯宾斯基饭店门前,阿赫瓦里在慢跑,为下午的火炬接力做准备。尽管六十三米的距离对于擅长跑步的他来说易如反掌,但阿赫瓦里仍不敢懈怠,提前一个多星期就来到了达累斯萨拉姆。
临近中午,阿赫瓦里完成热身返回饭店。归途中,他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给了路边的穷人。就连装水瓶用的黑色塑料袋,他也地送给了一个小贩。
“我的祖国,还有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要尽力去帮助每一个人。”七十岁的阿赫瓦里早已退役,他和他的家人生活在距离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近八百公里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过着简朴的生活。除务农外,他还经常会指导一些少年选手练习中长跑。
慷慨的阿赫瓦里,年轻时就曾有过义举。一九六三年,他前往希腊参加国际马拉松赛,最终获得第二名。亚军的成绩给他带来了一座奖杯、一张证书,还有一千美元的奖金。在当时的坦桑尼亚,一千美元不是个小数字。但是归国之后,他便在政府的号召之下,捐出了一千美元的奖金,用以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
慷慨的阿赫瓦里,却对一九六八年的墨西哥奥运会耿耿于怀。“我一直在达累斯萨拉姆训练,这里的海拔要比墨西哥低许多。当年,八十个参赛选手中,有六十三个没有能够完成比赛,我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最后一分钟,完成了比赛,但我一直在忍耐。”
阿赫瓦里告诉中新社记者,如果在平原进行比赛,他完全有实力问鼎奥运冠军。参加墨西哥奥运会之前,阿赫瓦里获得了东非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和南非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在东非这片长跑好手林立的地区,他算是佼佼者。但在墨西哥高原上,刚刚跑过半程,阿赫瓦里就因为缺氧与寒冷摔倒在了路上,右腿严重受伤。
如今,阿赫瓦里手里没有奥运金牌,只有一张国际奥委会颁发的证书,上面写明了他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的经历。
如今,阿赫瓦里的手里又多了一把祥云火炬,北京奥运圣火经过他的传递,添加了新的意义。
这就是“英雄”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时隔四十年的两段奥运缘。
(责任编辑:高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