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哈尔号和起跑仪式现场 |
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金黄的沙漠,这就是马斯喀特。本次奥运圣火的马斯喀特之行,是阿曼这个海湾国家历史上第一次迎来奥运圣火,也是本次奥运圣火传递中经过的唯一一个阿拉伯世界国家,中阿的重视程度足以见之。
为让马斯喀特的传递活动成为全球火炬传递中别具特色的一站,此前,阿曼奥委会特别请来了阿曼最高庆典筹备国家委员会的专家、阿曼著名导演伊卜拉辛做此次传递活动的总策划。
奥运圣火从马斯喀特当地时间14日17时(北京时间14日21时)开始传递,于当地时间20时左右(北京时间15日零点左右)结束,传递总时长为4小时。今天的传递路线严格按照组委会公布的传递路线进行,传递起点为该市东南部的布斯坦宫饭店环岛,终点则是位于城市中部的阿尔卡尔姆自然公园,沿途将经过马斯喀特市主要街道和标志性景点,共有80名火炬手参与,总行程18.8公里。
“天方夜谭”辉映“祥云”圣火
今天的起跑仪式在一派热烈欢乐的气氛中开始。身着节日盛装的阿曼少年儿童和艺术家在起点伴随着民族乐曲载歌载舞,以极具阿拉伯风情的表演庆祝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他们的歌舞加之身上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将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中国前任驻阿曼大使赵学昌在接受奥运官网采访时介绍说:“阿曼人都很纯朴,他们忠于固守原来的传统,像国庆、重大的婚庆或者有重要活动的时候,当地人都会穿上传统服装庆祝,男人穿长袍,头上缠头巾,腰里别腰刀。”
今天虽非阿曼的传统节日,但马斯喀特却比节日还要热闹。沿途观看圣火传递的当地人都穿上了传统服装,他们怀着对于中国的友好和热情和对于奥运圣火的期待,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和当地华人一起迎接这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圣火之行。
在阿曼,凡是成年男子都会在腰间别上一把腰刀,它对于阿曼人来说是“成年”的象征,当地人在闲谈时一般会拿出腰刀互相比美,腰刀把用纯金、纯银、象牙、犀牛角或是普通材料来制作完全具有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都戴上了自己家里最珍贵的配饰,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对于我们,今天就是一个节日,一个大节日。”一个观看圣火传递的马斯喀特当地人说。
晚间传递尽显别样风情
“不同于之前几站的白天传递,今天傍晚进行的圣火传递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对于传递时间的选择,前方记者感触颇深,“之前几站让我们没了时差,乱了四季。”
马斯喀特的天气比较热,今天更是响晴白日,上午的气温在32摄氏度左右,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对于传递时间的选择,北京奥运火炬马斯喀特传递阿方负责人、阿曼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哈比卜表示,主要是为了避开高温,“除此之外,傍晚传递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圣火的真正光芒与魅力。”
当地时间18时(北京时间22时)左右,马斯喀特天色逐渐变暗,愈加明亮的圣火变得更加漂亮夺目。通过著名的马斯喀特门——座中世纪的城门之后,圣火一路向西,来到马托拉集市。集市已有千年历史,自形成以来就是人们交易买卖的场所,现在仍保留着古老的风貌,充满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商业街上的灯火辉映着圣火更让所有随行人员兴奋不已。作为今天传递终点的阿尔库鲁姆公园更准备了激光喷泉来呼应本以抢眼的“祥云”,当看到现场电视机直播画面中,圣火由远及近直到从面前经过时,现场的人们欢呼不已,他们嘴里喊着“北京,奥运”而手里则不断挥舞着两国国旗。毕竟这是圣火第一次在晚间进行传递——期待,成功,自始至终让人兴奋。
苏哈尔号 |
“苏哈尔”号见证中阿友谊
1200多年前,一位阿拉伯航海家使用的同样名为“苏哈尔号”的木船,从阿曼港口起航,沿着丝绸之路,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中国广州。而布斯坦环岛上的“苏哈尔号”木船正是仿照了那艘1200多年前的老“苏哈尔号”的设计,在阿曼苏丹卡布斯的命令下建造的。因此,奥运圣火在见证两国人民历史友谊的“苏哈尔号”身旁开始传递,具有特别的意义。“阿曼火炬传递的出发地点就是别具特色的。我们把出发地选在布斯坦环岛,因为环岛上停放的‘苏哈尔号’仿古木船是这艘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过216天的航行抵达中国,是中阿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总策划伊卜拉辛如是说。
今天,马斯喀特风和日丽。曾经抵达过中国广州的“苏哈尔”号矗立于火炬传递的起点,它再次见证了中阿人民的友谊。起跑仪式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首先将“祥云”火炬交给阿曼国务大臣、马斯喀特省长穆塔希姆。在周围上千名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穆塔希姆郑重地将火炬交到第一棒火炬手希哈巴•本•塔里卡担手中,之后,由这位阿曼前足协主席和其它79棒火炬手将“祥云”火炬一棒接一棒的传递下去。
开放还是保守?
阿拉伯世界的保守是尽人皆知的,这里的女性不管多热都会在头上罩上厚厚的面纱就是最好的表现,除此之外,相关的繁复礼数更是多多——今天结束仪式上男孩女孩分坐的场景便是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之处。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的阿拉伯世界国家里,正是在奥运圣火的此次传递中我们却又看到了这个古都时尚与现代的另一面。除了漂亮的街道、晚间耀眼的灯火和他们不带一丝拘束的欢快表情,我们更看到了在火炬手中没有戴面纱的当地女性,相信这对于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意义决不仅在于一次非同寻常的展示这么简单。
究竟这个阿拉伯国家是开放还是保守?相信关注了今天圣火传递的人们已经自有评判了。
“今天的女性火炬手用一双手就能数得出来”
“作为唯一一个圣火途径的阿拉伯世界国家,火炬手的选择代表了国家立场”,对于今圣火传递火炬手的选择,可谓颇费心思。除了叙利亚著名女影星苏莱法,阿曼方面更是找到阿曼前足协主席希哈巴•本•塔里卡担任第一棒火炬手,而最后一棒火炬手则是现任阿曼国家奥委会副主席哈比卜•马克基。此外,圣火的马斯喀特之行更有包括中国驻阿曼大使潘伟芳、联想火炬手吴珮娟、美籍华人杨先洪等多位中国火炬手参与传递。
在今天的传递中,所有人都能够发现火炬手是清一色的重女轻男,“女性火炬手用一双手就能数得出来!”而在这些少之又少的女性火炬手中,两位特别的火炬手更成为了今天这80名火炬手中的亮点。
今天的火炬手哈比巴•希奈曾是个排球运动员,现在是阿曼排球协会副主席。二十世纪90年代初,哈比巴•希奈打排球的时候,女子体育运动还不被阿曼官方认可。直到1993年,阿曼才通过法律,正式认可了女子体育运动。对此,哈比巴•希奈说:“我们的国家队现在还很年轻,我们需要时间来变得强大。我梦想有一天我们阿曼女运动员能够参加奥运会,阿曼的国旗能够因为女运动员获得金牌而升起。”
此次,由阿曼奥委会选拔的57名火炬手中,只有4位女性,而哈比巴•希奈就是其中之一。对她来讲,当选火炬手意味着女子体育运动在阿曼逐渐得到认可,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国际赛事上不仅要有阿曼男子的身影,也要有阿曼女性的身影。在传递之后,除了表示兴奋和激动,哈比巴•希奈还说:“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阿曼女性进入国际奥委会和亚奥理事会,我们不用别人来代替我们说话,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嘴发出自己的声音。” 几天的传递中,她头戴白色的头巾,身穿北京奥组委提供的白色运动服,“这样搭配非常好看。”
除了哈比巴•希奈,一名中国火炬手同样成为了今天的焦点,她就是联想火炬手,来自海航的“空姐”吴珮娟。提到,吴珮娟,熟悉海航的人都知道,在海航有个乘务组就是以吴佩娟名字命名的。对于乘务员,这绝对是一项殊荣。当年,吴培娟和她的姐妹们曾经在除夕之夜陪伴旅客守岁贺年,也曾经掩住微笑,带着一份沉重的心情守护着“大连空难”罹难家属去送亲人最后一程。除了正常飞行的工作以外,吴珮娟会用业余时间向希望小学捐款捐物,向希望小学的学生献爱心,当选火炬手也是当之无愧。(赞赏无数次落在了这个以美丽的微笑为旅客服务的空中乘务员身上,对此,她并不以为然,“这些荣誉不能每时每刻的挂在身上,那样就不可能再有平常心为乘客服务。”在今天的传递中,这个姑娘再次用她那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征服了所有观看圣火传递的当地人
“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传递,必须让马斯喀特成为圣火的完美之旅”
“马斯喀特的华人不多,我们今天任务很重,要有声势,还要防止有人破坏。”阿曼华人华侨协会秘书长王志梅告诉记者,当地华人华侨对奥运圣火境外传递一直非常关注。“得知奥运火炬在伦敦、巴黎的传递受到‘藏独’分子堵截后,我们都特别气愤。大家说了,传递当天,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生意去护卫火炬,看谁还敢来搞破坏。”王志梅说。
在今天的传递中,王志梅是现场的总指挥,她强调,“藏独”分子最有可能出现在起点、中途休息点和庆祝活动时,其中休息点对外开放,所以“藏独”分子混入其中的可能性较大,所有华人要在以上地点重点布防。
“我们派了500人的队伍集中在休息点,用旗海战术阻挡住破坏分子的视线。”王志梅说,“今天,所有人都很兴奋,很激动,就冲这些人的热情,火炬在马斯喀特的传递也必然顺利。
一次古老文化之旅结束了,奥运圣火的马斯喀特之行看点多多,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看点都在结束之时幻化成了今天圣火成功传递的一个元素。这之后,“祥云”火炬将继续前行,相信等待着我们的除了期待还将会有更多惊喜。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