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3日,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厅坍塌,惊动了许多中国人。
是年6月5日,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召开会议,有院士要求以全体学部院士的名义上书国务院,直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为由求大、求新、求洋而带来的安全与浪费问题,正在逐步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的“硬伤”。尤其是当工程进入实质的施工阶段时,突然发现要正常施工就需要做种种的修改工作,这些问题不仅惊动了北京市的主要负责人,而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作出指示:要勤俭办奥运。
两月后的7月30日,鸟巢悄然停工。但暂停显然并非全然因为确保安全———这个此前被报道为“获得一致好评”的建筑,突然被卷入一场争论之中。
这种情况下,两位设计师与中国专家决定为鸟巢减肥。据说,优化调整后的鸟巢总投资额约31.3亿元人民币,比最初35亿元的预算造价减少了约4亿元。鸟巢盖子是减肥的重点。
鸟巢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屋顶开口扩大,并通过钢结构的优化,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其安全系数也会得以提高。
其次是将座位减少为91000个,把停车场从1500个车位减少到1000个,市政配套大停车场也取消了。被“砍”掉的9000多个席位位于“碗”上边缘的东西两侧,且全部是临时席位, “鸟巢”内部的空间也大大加宽,有效地增强了通透性。
一直跟踪鸟巢建设进度的央视记者宋丹一直怀疑李兴钢此举过于自信,她不相信这91000个座位会有接近平等的视觉效果,“但鸟巢内部竣工后,我特地试了试,结果不论是5000块一张票的头排座位,还是离场地最远的顶层座位,视线都非常好。场地里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一些别的调整也在进行中。
比如奥运会期间会将集散大厅做成隔间装上空调,成为媒体转播区,但集散大厅在奥运后是用来分散人流的,所以这些在奥运会后都必须拆掉;比如运动员入口的宽度加宽为11米;还比如针对开闭幕式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一些场馆上的改变。
关于开幕式的改变更容易让国人产生联想,目前坊间流传的各个版本,大多与此有关:2007年底鸟巢中心场地挖出的巨坑,便是埋伏众多特技机关的所在。
开幕式上会有升降舞台几无悬念,而多次试验的钢索吊装也说明仪式上多半会有类似“七仙女下凡”梦幻场景。而鸟巢东面高达10层的脚手架,不用猜,自然是中心火炬台。
另外,关于最秘而不宣的点火仪式,也被有鼻子有眼地传播着。坊间盛传,鸟巢将在顶端安装一些火焰燃放喷射器及安装槽设备,用于点燃圣火,从安装的形状来看酷似一巨龙。 点燃圣火的方式很可能是先由运动员点燃某一点,继而这一点引起鸟巢顶端四圈的火焰,而火焰又将巨龙托起,最终会从巨龙的嘴中喷射出一个火球,将圣火点燃。这些消息来源指向,据称是由一名鸟巢的设计者透露的。
李兴钢这时不能不出来辟谣,“对于开幕式,我们只知道在硬件方面需要进行怎样的配合,对于具体细节,比如点火方案和节目安排,我们并不知情。”
此外,鸟巢的壮观大气,也被部分舆论解读成奢华嚣张,过于强调现代感而没文化的传承。
老奥运人魏纪中就说,鸟巢、水立方不会成为文化遗产。“10年后它们就成了落后的建筑。越现代化的东西贬值越快,我曾多次参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场馆,当年它还是被认为是最先进最伟大的建筑,现在呢?早就落伍了,最后的命运是被拆掉。”
李兴钢不这么看。
“我最初的理念就是做一个朴素、原始的体育场,是要让所有观众用最佳视线享受比赛。”
李兴钢最用心的是鸟巢的内碗,座席的设计会让最远最上层的观众也能有很均衡的视野,这也是东西方向安排的坐席比较多,南北安排得比较少的原因。
走进鸟巢忘记鸟巢,是李兴钢想要达到的目的。观众在场外会被鸟巢巨大独特钢结构外形所吸引,而一旦进入“巢”内的看台坐席,可以不再被上方的建筑结构诱惑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下方的赛场。
李兴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他期待中的鸟巢效果:“我们进入了外壳与内场之间的观众集散区域。这时,你就好像是进入了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空间,这里,你和你的朋友在愉快地交谈、约会、休息。”
“最后,我们进入内场,外界的嘈杂与无序忽然消失,独特的钢结构被膜覆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个特别简单、纯净的空间。赛场上的运动员在观众的视线包围之中,像是激情澎湃的、处于舞台中心的演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