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吉隆坡4月21日奥运专电 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21日下午在吉隆坡进行。在传递过程中,一场“如约而来”的大雨伴随着火炬前行。这是北京奥运圣火第一次在大雨中进行传递,那奥运火炬为何能在大雨中保持燃烧?
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雨中,很多人浑身都被浇透了,雨水从火炬手的头上身上流下,头发被打湿贴在头上,衣服也被打湿后贴在身上。
当火炬传递到第65棒时,雨越下越大,运行团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暂时停止了传递。等雨势稍减后,火炬继续冒雨传递。
北京奥组委表示,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吸收了往届奥运火炬的优点,一般的风雨不会对火炬造成影响。
此前,承担火炬燃烧系统设计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许达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说:“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试验,北京奥运火炬可抵抗11级的大风和超过每小时50毫米的暴雨。”
许达哲介绍说,“祥云”火炬正常燃烧的火焰可达20-30厘米的高度。在设计时,设计团队特意采取了预混火焰与扩散火焰的“双火焰”结合燃烧的方式,确保火焰可靠稳定,有较强的抗风雨能力。
按标准,降水量在24小时之内超过50毫米就为暴雨,在25至49·9毫米间则为大雨。
吉隆坡近几天下午基本都有一场大雨。据新华社驻当地记者介绍,21日的雨比前几日还小一些。(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