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北京也在大力推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便在奥运会上展示北京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友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从2007年2月11日开始,北京启动了“排队推动日”活动,2008年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此外,各类媒体还加大了对奥运会比赛观赛礼仪的宣传……
■文明风尚
北京启动“排队日”
从2007年2月11日开始,北京启动了“排队推动日”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动“排队日”活动,首都文明办还推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活动图标,图标中,“11”变成了两个笔直站立的小人,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标志告诉我们,只要在公共场所有两个以上的人,就应该像这两个数字一样整齐排列,自觉排队。”
北京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的工作人员赵秀英,对于“排队日”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刚开始的时候,自觉排队的人少,我得扯着嗓子喊半天。等大家慢慢形成习惯了,好的秩序越来越容易形成了。队既然已经排出来了,剩几个没排队的,自己也觉着别扭,慢慢地就蹭到队伍里面去了。”
■全面禁烟
实现“无烟奥运”承诺
中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做出了“无烟奥运”的承诺,从2008年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
这10类公共场所为: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影剧院、博物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艺术场所;商业、金融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的营业厅;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内站台;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馆、健身馆;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和座席区。
我国参与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场所受二手烟危害的比例分别为43.9%和55.8%。被动吸烟人群中,82%在家庭中、67%在公共场所、35%在工作场所。
■展示形象
大力宣传奥运赛场礼仪
任何比赛,观众都是赛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赛场上,观众与运动员的互动十分重要的,良性互动能够激发运动员更好地投入比赛。
观看比赛也是有礼仪的,在奥运会开始前,北京也对广大群众做了不少宣传,各类媒体也会经常发布一些赛场礼仪须知,比如在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准备出发时,观众要保持安静,不要吃东西或互相聊天、喧哗,在比赛中,最好不要走动。观看乒乓球比赛,从运动员准备发球到这个球成为死球的这段时间,整个赛场要保持安静,不要鼓掌、跺地板、大声讲话、呐喊助威、随意走动、展示旗帜和标语等,赛场内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因为闪光灯会闪花运动员的眼睛,使运动员无法判断来球的质量。
通过这些赛场礼仪的宣传,可以提升公民的体育欣赏水平和赛场文明意识,使观众既懂得如何观赏奥运会体育比赛的“门道”,学会文明地看比赛。 本报记者 张强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