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朋友在游览经过无障碍设施改造后的故宫时,使用爬楼机就可上到三大殿,不用下轮椅就可以无障碍地游览完故宫“前三殿后三宫”的主景。
5月18日,全国助残日,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在这一天打开了无障碍之门。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金晶、中国第一块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等人走向故宫午门,开启了无障碍通道。
这一天,八达岭长城的无障碍设施也投入使用。今后,坐轮椅的肢残者使用爬楼机就可以游览故宫的三大殿,登上长城的烽火台。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说,长期以来,故宫高高的台阶阻挡了残疾朋友的到来,今后,无障碍设施将使广大残疾朋友跨越障碍,共享文明。
在筹办北京残奥会的日子里,无障碍设施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残奥村里,随处可见的扶手、盲道、电梯中的语音提示,为前来参加北京残奥会的运动员搭好了一个温馨的家。奥运村部部长吴京汨告诉记者,从奥运村到残奥村的转换只有短短的26个小时,这对运行团队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吴京汨说,残奥村所需的无障碍等硬件设施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开始考虑和实施,因此,转换期内硬件不会有大变化。不过奥运村使用的物资数量非常庞大,要在26个小时内将这些物资全部转换为适宜残奥会使用的物资,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此外,村内各种标识也要全部更换为残奥会标识。届时,奥运村将动用数百人的团队完成此项工作。
记者在残奥村看到,一至三层的公寓内都配有无障碍卫生间,洗手池、坐便器旁都安有扶手,淋浴间摆放浴凳。考虑到残疾人的各种伤残情况,卧室衣柜特意安了“U”形拉手,床头台灯的开关也改为按钮,桌子下没有隔板,方便轮椅进出。诸多细节设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吴京汨说,奥运会时村中设有56个“服务接口”,涵盖了衣食住行休闲等等方面,充分满足“村民”们的需要。残奥会时,则在56个“服务接口”上增加了3个,分别是医学分级中心、轮椅维修服务和轮椅存放。这是专为残疾人设置的。
残奥会期间,残奥村将接待6500名运动员以及600多名技术官员。他们将居住在42栋新建的公寓楼里,这里是无障碍设施运行的样板。从故宫、长城到残奥村,越来越多的无障碍设施正有力助推着城市文明的发展。
(责任编辑:小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