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新闻报道

撒贝宁苏州跑第二棒 称传递圣火其实是传递坚强

第二棒火炬手撒贝宁在传递中
第二棒火炬手撒贝宁在传递中

第二棒火炬手撒贝宁在传递中
第二棒火炬手撒贝宁在传递中

撒贝宁王正福卖场活动
撒贝宁接受采访

撒贝宁王正福卖场活动
撒贝宁、王正接受采访

  火炬接力苏州站火炬手撒贝宁:希望大家关心灾区

    组图:圣火苏州传递 第二棒火炬手撒贝宁传递

  奥运官网25日讯 今日上午8时,奥运圣火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开始传递,这也是奥运火炬在江苏境内传递活动的第一站。刚刚跑完苏州站第二棒圣火传递的撒贝宁,在电话中与记者分享了他今日的感受、见证与思考。他说,“所有的人都在那一刻都被圣火所传递的这种情感所打动,我觉得那一瞬间是前所未有处的在一个集体当中的幸福,那时候已经不分彼此了。

”以下为采访内容。  

  因为激动跑过了站点 第三棒火炬要我请吃饭

  奥运官网:撒贝宁你好,我们在北京和你做一个连线。因为我知道你是今天的第二棒火炬手,我刚刚在采访第三棒火炬手的时候,他说他在跟你交接的时候你很激动,都跑过了。

  撒贝宁:刚才我们上了车以后我就跟他们说,在传递火炬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这个距离太短了,我们才刚刚迈开步子,好像自己的这段就跑完了。我今天是因为在跑的时候,路两边的观众太热情了,苏州现场的观众和市民太热情,他们喊口号的声音让我越跑越兴奋,根本就没看见第三棒火炬手,到了交接点的时候是旁边的护跑手提醒我,你到了,我就看到第三棒火炬站在那很焦急的等着我,才感觉到我可能就跑过了。但是,我知道我多跑一步就是下一棒火炬手的一个损失,后来火炬手们在聊天的时候都有这个共通的感受。

  奥运官网:就是觉得那个路段太短了,是吗?

  撒贝宁:我们都感觉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别说今天跑80米,就是800米、1800米我们都能跑下来。刚才第三棒火炬他说你要请我吃饭,你至少多跑了我十步。

  圣火传递颠覆对苏州人的印象 他们的情感同样强烈

  奥运官网:刚才我们也跟他做了一个采访,他也提到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插曲,他说你很激动。我不知道你以前是不是经常来苏州这个城市,这次来跟以前你来苏州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撒贝宁:我到苏州之前就来过一次,而且还是好几年以前。人们印象当中苏州、杭州是素有“天堂”美称的城市,都是以温婉、含蓄的感觉,给人的印象这里的人都是温文尔雅、很含蓄的,也不会特别激动的那种,典型的南方人,就不像北方人给人豪爽的感觉。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来苏州彻底颠覆了我脑海中的印象,苏州人,我们印象中的南方人实际上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不亚于北方人,甚至有时候更为强烈。

  包括我在起跑之前看到路两边的年轻人,一看就像是大学生一样,我问他们你们几点来的,他们说从昨天晚上2点就开始在现场守候,因为他们怕第二天来的人多,再加上为了保证火炬传递秩序,怕到时候会拉上警戒线,很多同学都是凌晨二三点钟,挥舞着小国旗、奥运旗就来到现场,一直等到早上八点钟我们开始跑。

  而且开始跑的时候,“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真的奥运圣火带来的,是不分地域、部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身份、职业,所有的人都在那一刻都被圣火所传递的这种情感所打动,所以我觉得那一瞬间是前所未有处在一个集体当中的幸福,那时候已经不分彼此了。

  火炬在我手中的分量超乎我的想象

  握在手里感觉自己离奥运会特别近

  奥运官网:我采访过很多火炬手,他们都感受到自己是在参与其中,还有他们以前一直都感觉传递火炬是离自己很远很远的事情,当自己亲手触摸到火炬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有神圣的感觉。那么,你第一次触摸到火炬,它给你的内心带有震撼吗?

  撒贝宁:我第一次触摸火炬比这个要早。我第一次触摸火炬应该是在今年3月份两会的时候,因为这个火炬是联想设计的,当时我们去联想采访的时候,他们的设计团队把他们保留下来的设计的原型拿给我们,那时候火炬只是模型,还没有燃气系统所以很轻,当时火炬就是一个壳儿,但是那种手感已经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今天第一次触摸到真正的可以点燃的火炬的时候,让我感觉到火炬在我手中的分量超乎我的想象,我觉得它非常的沉、非常的实在那种感觉,握在手里感觉自己离奥运会特别特别的近。当圣火点燃的时候和我在镜头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火焰有很强烈的冲劲,忽一下就燃烧起来了,而且发出火焰燃烧的那种声音,我觉得特别的激动,只有亲手触摸过奥运圣火,触摸过火炬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就是这种传递和奥运之间的紧密的联系,我觉得对于每一个火炬手来讲真的太难得了。

  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坚强

  奥运官网:你本身也是媒体人,你经历很多的大事件,用你的眼光看今天的圣火传递是一种理性的现象,还是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现场的情况了?如果用您的眼光来看圣火传递是什么样的呢?

  撒贝宁:其实我们传递的已经不是一个火炬,已经不单纯是从雅典采集回来的火种,实际上是一种坚强,其实人都需要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的,任何人在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感觉很孤单,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所有的人聚集到一起,所有的人用这样的信念来支撑自己的、支撑国家,这可能是全人类共同希望的一种精神状态。所以今天也有很多媒体在问我,在刚刚经历了这样一场大的灾难之后,现在的火炬手和之前的火炬手传递有什么不一样,实际上我们在这里的传递已经变成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包括奥林匹克精神挑战人类极限和自我的愿望,我们希望不简单是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我们今天在传递的时候,是全人类共同在为自己加油。

  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这种踏实感

  奥运官网:我刚才听到你说提到坚强,也提到了孤单,这种字眼我感觉是非常真实的,是你现在很真实的一种状态吗?

  撒贝宁:是的。每个人都觉得特别踏实,自己身边有很多人,大家都在用同一个声音呼喊着同一句语言,所以这时候觉得非常踏实,一个人需要这种踏实感,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这种踏实感,十几亿在一起更有这种踏实感。

  火炬手的经历让一个人会终生铭记

  奥运官网:你觉得作为火炬手对你的人生、经历和对你今后做主持人的身份有影响吗?

  撒贝宁:我觉得尽管火炬手对于我来讲可能只是80米,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是这一分钟所给予的我的东西、这种鼓励、在现场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可能是让一个人会终生铭记的。我觉得不管是在我和火炬手交接的时候,和周围的群众眼神交流的过程中,我向他们挥手的时候,他们呼喊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离观众是那么的近,可能在今后做节目的时候,可能我眼前就不会再仅仅是一台摄像机,更多的是充满期待、充满信任的眼睛。我觉得在那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在未来会做的更好。

  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4次

  奥运官网:特别感谢你刚才说了很多很真实的感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就是四川地震的事情,我们也有看到你已经捐款四次了,是吗?

  撒贝宁:我在《今日说法》栏目捐了一次,北京大学我们有一个校友会捐了一次;然后在前不久的中央电视台的赈灾晚会上作为主持人捐赠了一次,昨天在火炬手接待大会上我们又举行了一次捐助活动。

  圣火传递加入了坚强

  奥运官网:原来最初圣火传递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包括体育这种拼搏的精神,现在在传递中我们又加入了爱心和关爱的传递,你刚才又说到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不是以前那种很单纯的那种?

  撒贝宁:不是那种单纯的快乐,之前我们对于火炬的期待是快乐、激动,现在更多的还有一种可能会变得更加坚强。这种状态其实也不消极,也曾经有人问我这种哀伤的情绪会不会带到火炬传递的过程当中,问我该怎么转换这种心情。因为人类在体育竞技场的拼搏,有时候也是相当悲壮的,我觉得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本身就是带有这种悲壮色彩,包括我们看到曾经有马拉松的选手跑到一半受伤了,一瘸一拐的走到黑夜,最后一个进入主会场,我们想象到那一幕所有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壮。所以在传递火炬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在经历了这场灾难之后会变得更坚强,同样这种坚强同样幻化成一种力量,就是周围人的呐喊,鼓掌、欢呼,实际上也是带着这种祝福和愿望吧。

  所有人能够为灾区人们做一点事情的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力量

  奥运官网:现在我们虽然是通过电话来说,但是我知道这个言语背后有很多很深刻的感受。你的形象也是非常积极的形象,很年轻、很向上的形象,我们知道在灾区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虽然很年轻但这次遭受这么大的灾难,我希望您用自己的一些经历,跟他们说一些鼓舞的话好不好?

  撒贝宁:其实我的一个感受,也许我们当中很多人一生不会经历这种这么巨大的创痛,比如说失去亲人,或者失去自己的健康,或者更严重的失去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的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当中,可能我们很多人一辈子不会碰到过,但是在这次地震当中经历了这些瞬间的巨大的痛苦的年轻人,我觉得不要把它当成一种包袱,未来的道路还要走下去,就像我们说的一样,这是我们的心愿,也是那些离开的人的心愿,但是我们背着包袱走未来的道路的话我们是做不了这些事情的,也是离开我们的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相信地震灾害,虽然瞬间的灾害已经过去了,但是要重建我们物质的家园和精神家园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真的是希望包括我在内,所有人能够为灾区的人们,为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恢复心灵的伤痛做一点事情,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力量,我想告诉他们有这么多人在身后,有这么多人在牵手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很渺小。

  奥运官网:其实今天特别的感谢您,也祝你一切顺利。(奥运官网记者王薇)  

(责任编辑:高鸿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