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中国人第一次与奥运会发生联系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
1928年7月28日下午,3万多名观众拥向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体育场,和来自46个国家的运动员和体育官员们一起热切期待着第9届奥运会的开幕。
一位中国人也来到了阿姆斯特丹,他的位置在贵宾席上。
他的名字叫宋如海。
1928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收到了一封发自荷兰的奥运会邀请函。当时的中国政府对奥林匹克运动毫无认识,再加上时局混乱,也不可能拨出专款组团去参加奥运会。
于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人王正廷致电中国驻荷兰公使罗忠诒,请他出面担任正式代表,并委派正在美国考察体育的留学生宋如海,以观察员的名义出席大会。
在贵宾席上,宋如海心潮澎湃。
第一次来到奥运会开幕式现场,宏大热烈的场面让他百感交集。
这种活动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宋如海想给国人一个交代,他不停地用英语念叨着“奥林匹亚,奥林匹亚……”
忽然,一句汉语冲口而出:“我能比呀,我能比呀!”
就这么定了!他兴奋的叫了起来。
于是,奥运会第一次有了一个中文名字:我能比呀。
宋如海的这次奥运之行,还促使他写出了《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
1930年回到国内的宋如海在这本书中阐释了“我能比呀”的含义:“olympiade原系古希腊运动会之名称,世界运动大会仍沿用之。‘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盖所以示吾人均能参与此项之比赛。但凡各事皆需要决心,毅勇,便能与人竞争。”
《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是由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参加奥运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普通中国民众正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到这项世界上4年一次举行的最重要最盛大的体育盛会。
“我能比呀”或许是一个并不完美的翻译,但她反映了体育先行者们对于现代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注释。
中国的现代体育——奥林匹克运动就这样在“我能比呀,我能比呀”的牙牙学语中艰难起步。
“我能比呀,我能比呀”——
这声声呐喊,在今天的我们听来,仿佛仍能体会到一个在近代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民族不甘现状、不甘落后、不甘沉默的心声。
宋如海,他的一句在专业上可能并不完美的翻译,却由于击中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痛点,而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普通的名字。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