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李忠将、何云江
作为北京奥运火炬传递遵义站的第七棒火炬手,擅长民间濒临失传体育绝技“独竹漂”的王国洪,对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有自己的独特体会:“作为一名民间体育工作者,这一辈子也上不了奥运赛场,但参与奥运火炬传递,圆了我的奥运梦。
遵义赤水市的王国洪是个奇人,依靠单棵楠竹,他能在赤水河里行走如飞,在楠竹上撇一字腿,做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高难动作。更令人叫绝的是,他和徒弟们踩着独竹,可以在水面上进行列队、方阵变化,做出“劈腿漂”、“弓步漂”、“翘竿漂”等各种高难度的姿势。王国洪的这种似乎只有在武侠小说中才有的“水上漂”绝技,被当地人称作“独竹漂”。
王国洪在赤水市从事体育工作20多年,没有国际赛场上的辉煌战绩,一直默默在基层坚守着面临失传的“独竹漂”,培养了40多名这一民间体育绝技的继承人。
1999年,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独竹漂”绝技表演者,王国洪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技惊四座,获表演金奖。王国洪说:“‘独竹漂’在1999年的首次亮相,使这项贵州民间体育绝技走上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独竹漂”这门绝技流传了一百多年。从前,贵州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老百姓出行难,而乌江流域河流密布,并且盛产竹子。最初,两岸群众为了解决出行问题,想出了这“以竹代步”的妙计。群众出行时,到河岸边随手砍下一根竹子,漂竹顺流而下,到了集市卖掉竹子,以补贴家用。从此,这门绝技便流传至今。
王国洪介绍说,一根竹子可承重120斤,最多可承重150斤。赤水河畔的楠竹是最好的竹漂工具,不仅粗细均匀,而且承重量大。
“独竹漂”最早在当地土家族群众间流行,后来逐渐被当地苗族和一些汉族群众掌握。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门绝技最初的实用功能已经淡化,面临失传之忧。现在,在王国洪等热心人的传授推广下,“独竹漂”已发展为一个有越来越多人参与的民间体育表演项目,也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品牌。
如今,“独竹漂”不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时尚人士开始举办“独竹漂”水上婚礼。在推广“独竹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王国洪认为,每个民族民间的特色项目都是传统文化的反映,这些特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而应发扬光大”。(完)2008/06/14 14:06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