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爸爸的指导和帮助下,赵天舒完成了这本精美的奥运剪报。 |
【奥运心“事”】
剪报开篇有18个“2008”
看,这就是我的奥运剪报!(赵天舒的剪报是贴在一本签名册上的。记者看到,这本册子长50厘米,宽34.5厘米,册子的正反面都贴满了报纸和图片,共有52页。就像对开的报纸合订本一样。册子是折叠的,展开以后就是一幅近9米的长卷,每一篇的版式都舒展大方,图文并茂,疏密有度,颜色搭配得很和谐。)看着自己的作品,赵天舒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我的剪报内容特别丰富,跟奥运有关的事我这儿都有。
爸爸说要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福娃的设计者韩美林,以及一些奥运冠军等人在剪报上签名,所以剪报留了两页空白的。
翻开第一页,就是剪报的开篇。开篇的主题就是“典藏奥运”,上面光“2008”就有18个,是我从不同的地方剪下来的,字体、颜色、大小都不一样。左边这页上,最上边是一面飘扬的红旗,上面写着“欢迎你”;右半部分贴了一个钥匙的图,含义就是“用爱的钥匙开启迎接北京奥运的大门”。“在时间的岸边”、“往事不如烟”之类的语言,虽然跟奥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把这些话放在这里,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表示我这本剪报就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典藏和纪念。随后的一页里,有我和弟弟的照片,还有一句话:“有多少童年可以重来”。爸爸说,我不光是在典藏奥运,也是在典藏自己的童年。
家里到处都是剪下的报纸
我爸爸说,我从小就喜欢玩剪刀,剪坏了很多东西,跟他小时候一模一样。申奥成功以后,我就梦想着能去北京看奥运会。去年选拔火炬手时,我问爸爸,我是不是够格当火炬手呢?爸爸说你得对奥运非常了解,还得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可是做什么呢?我想起爸爸说过,发生大事就可以做剪报,于是我就对爸爸说,我可以做一份奥运剪报,用剪报的方式收藏奥运。
于是,爸爸带我买了一个大的签名册,然后,我们就开始收集、挑选报纸和杂志了。爸爸不光指导我,也经常帮我剪、贴,因为我上六年级了,学习比较紧张。
我们主要是从石家庄的几家报纸上找材料。爸爸每次去北京出差,都会带报纸回来。开始,我把剪下来的报纸等材料都夹在杂志里,后来杂志夹不下了,就放到盒子里,家里的盒子都让我们盛剪报了。家里经常铺满了大大小小的报纸,茶几、沙发、地上都是,乱得不得了。我们是4月底开始贴的,光双面胶就用了三四十卷。现在,这一大本已经贴完,我就在一个小本上继续贴。
福娃成了剪报里的“主角”
不光是报纸和杂志,我见到的所有图、文字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我剪报的材料。广告传单、各种宣传册、超市海报、贴画、书,这些我都剪过。你看,这本来是一个饮料的广告,这个橘红色的部分就是从瓶子里倒出来的饮料,黄色的部分是饮料的泡沫。这个广告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可是我看这幅广告时突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看,这些泡沫像不像许多小人在做各种运动?有打拳的,骑自行车的,击剑的,多像啊!于是,我就把这段“倒出瓶子的饮料”也贴到剪报上了。
我特别喜欢福娃,剪报里前半部分几乎每页都有福娃,有单个的,也有5个一起的,还有做着各种运动的。这些福娃多数都是贴画,我一共买了三四十张福娃的贴画,小卖部的阿姨都认识我了。
为了一张图片费尽心思
我的剪报里没有一个字是写上去的,所有的图和文字都是贴上去的。如果我想给一张图配上一个标题或者是一句话,就得到处去找这句话。所以有的一整句话是从好几个地方剪下来,再凑起来的,字体、字的大小都不一样。
为了找到一张图片,有时要费很大的劲儿。比如,3月31日那天,国家主席胡锦涛爷爷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欢迎仪式上亲手点燃圣火盆。第二天,也就是4月1日,各家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可是,那天我爸爸出差了,没有买报纸,只是无意中看到一张报纸上有胡锦涛爷爷手持火炬的图片。爸爸从外地回来后,找了好多个报亭都没有找到这张报纸,到废品回收的地方也没找到。其实别的报纸也有这件事的报道,可是我爸爸觉得那张报纸图片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最后,爸爸专门找到了那家报社,才找到了这张报纸。
有一次,我和爸爸拿着还没做完的剪报去找爸爸的一个朋友,路过图书批发市场时顺便去买杂志。卖杂志的阿姨好奇地问我拿的是什么,我就把剪报递给了她。她看完以后直夸我做得好,她很受感动。请示老板以后,她送了一本杂志给我。
通过剪报学到了很多奥运知识
剪报上的所有文章我都看过,我通过剪报学到了很多奥运知识和奥运文化。爸爸告诉我要“用心对待生活每一个精彩瞬间”,我觉得我做这个剪报特别有意义,不光自己长知识,还能让看到剪报的每个人更了解奥运。好多人看我的剪报,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我觉得我也是火炬手,是精神火炬手,我传递的火炬就是奥运精神。
【本期出镜】
12岁的女孩赵天舒在父亲的指导和帮助下,做了一本奥运剪报。翻看这本剪报,就像走进了一座奥运博物馆,关于奥运的各种图文跃入眼帘,让人既想停下脚步细细揣摩,又忍不住快步向前,去领略更新更美的风景。难怪很多人一看剪报就看上好几个小时。贴到剪报本上的,不仅是一张张奥运素材,还有剪报背后小女孩的智慧与执着。她用心典藏自己的童年,一如用心典藏北京奥运。
6月12日,赵天舒带领记者,走进了这座“奥运博物馆”。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