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人物访谈

汉城奥运会冠军陈静:从奥运冠军到"知心姐姐"

  人如其名,陈静用言行把自己的名字描绘得贴切妥当。曾经是奥运会上第一个乒乓球女单冠军的她,留在大家印象中的永远是一副冷静的面孔,就连拿到冠军的那一刻都不曾喜形于色。从奥运冠军,到中国乒乓球女队一度最强的对手,再到心理学博士和国乒的“知心姐姐”,在陈静曲折的生涯中,她总是静静地优雅,静静地圆梦。

  汉城夺金

  奥运请战“我选我”

  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被列入正式比赛,中国是4个单项的夺冠热门,陈静入选了中国队的奥运阵容。

  这次入选还有一段插曲。当时队内曾进行过一次有关出征奥运人选的民意投票,对于一般的人而言,选择久经沙场的焦志敏、何智丽和戴莉莉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乒乓球是以稳取胜的运动。陈静却没有写任何人,只留下了几行字:“你们就不打算让队伍更新换代了吗?我以为目前的队伍太老了,别人对老队员的研究很下工夫,到了赛场她们是知己不知彼,很吃亏。不如启用一下新队员……”这完全是一张“我选我”的请战之票。陈静事后说,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争取,乒乓球是圆的,输赢是不定的,但有一点你必须肯定,那就是你要自信。

  汉城赛场,陈静一路3:0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队友李惠芬,陈静苦战五局,终于拿下最后一分、夺取女单冠军的一刻,她脸上没有什么喜悦之色。“我告诉自己,比赛在我控制之中,我赢了!”陈静说她并不是不高兴,在她擦汗的时候,她其实也在偷偷擦去激动的泪水。

  颁奖仪式上,冠亚季军都是中国选手,陈静、李惠芬、焦志敏,三个人看着国旗缓缓升起,而陈静也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乒乓球女单冠军。

  人在他乡

  乒乓只是一种兴趣

  汉城夺金的一刻,陈静早已萌生了退意。1990年,22岁的她决定离开国家队。陈静最终把目的地锁定在中国台北,她说在奥运会夺金后,最大的心愿是尝试其他职业,并且多读一些书充实自己,同时借教乒乓球挣钱。

  1992年年底,陈静重出江湖,代表中国台北队出战,她说:“当时好像有一种说法,有些运动员离开了中国队,和中国队就没得比了。我这个人,有时候真有一点叛逆的心理。不可能的事,我就想试一下……”陈静复出的第一年就夺得瑞典世乒赛女单亚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陈静再次让人们大吃一惊———她只输给了邓亚萍一个人。

  回忆起在中国台北的生活,陈静说自己当时在一个银行球队,上午上班,下午训练,而集训通常只有在亚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比赛前才有。正是这种运动员以外的角色,使她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广阔的认识。“乒乓球现在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兴趣,在我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太多了。”陈静说,从一个单纯的运动员转变为一个全方位的社会人,是她这十多年来最大的收获。

  重返国乒

  “不要叫我心理医生”

  现在的陈静还有另一个身份———心理学博士。2003年她进入华南师范大学攻读运动心理学博士,2006年成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第一位博士毕业生。现在,她是华南师范大学的老师,教的是运动心理学和乒乓球。

  2006年10月,一纸邀请信寄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得到学校的支持后,以陈静为负责人的心理学科研小组进驻国家乒乓球队,帮助男队备战奥运进行心理调节。

  重返国家队,身份却成了“知心姐姐”,陈静每天的工作就是找队员一对一地聊天。一开始队员们总是愿意把秘密埋在心里,几个月后她已成了这帮小伙子最信任的朋友。“他们有的叫我陈静姐,叫静姐、陈老师的都有。但我觉得‘静姐’更好,这样没有什么距离,比较容易亲近。”陈静说,“叫什么都好,就是别叫我心理医生,否则他们不都成病人了?”

  “有时,主力队员遇到难题时也会问我,‘如果是你你怎么办’,或者‘那场球你是怎么应对的’,我总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启发他们。”陈静说,也许是由于从运动员转向心理辅导师的特殊经历,她比任何人都懂得,比赛比的往往是心理,而不单单是技术本身,“有些时候,你的对手只有自己。”

  (陈文)

  ★星档:陈静

  生日:1968年9月20日

  出生地:湖北武汉

  项目:乒乓球

  战绩:

  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

  1989年第四十届世乒赛女子团体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亚军

  2000年国际乒乓球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第一名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季军

  

  

(责任编辑:周涵)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