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北京时间7月30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举枪震惊世界,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开幕第一天,就夺得男子自选手枪金牌!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这一年已历经88载,颁发过金牌2500多枚。
但在许海峰创造这一历史性时刻之前,还没有一枚金牌属于中国人。1984年7月29日这一天,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向许海峰授予这一枚载入史册的金牌,他十分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也是中国人民伟大的一天!”
许海峰的这枚金牌来之不易。这天上午9点打响的男子小口径自选手枪慢射比赛,规定60发子弹要在两个半小时内打完。但因为这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所以分分秒秒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按中国代表团重大国际赛事的规定,前一天的盛大开幕式许海峰没有出场,为的是养精蓄锐,细细琢磨第二天即将打响的比赛。
比赛这天,许海峰到赛场去得很早,把枪和子弹都细细地擦拭了一遍。60发子弹,粒粒摩挲过手,这也是一个凝神静气的心理调整过程。比赛开始,前面五组打得特别顺利,第一、第二组都是97环,第三、第四组都是93环,第五组95环,平均每组95环,这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但许海峰毕竟是第一次遭遇奥运会的大场面,没太多的经验,打的速度也比较慢。五组打完后,他回头一看,整个赛场只剩下4名运动员,而且身后已经围上了很多人,摄影记者的长短“武器”都瞄准着他。一分神,结果第六组接连打了几发坏弹,分别是6、7、8、9环,这样下去非前功尽弃不可。许海峰迅速冷静下来,他干脆坐下,休息了14分钟。调整心理之后举枪再射,打了一个9环,一个10环。最后一发子弹,他持枪六举五落,第六次举枪才实弹击发,打了个10环!
许海峰最后三枪分别是10环、9环、10环,总成绩达566环。打完决定性的三枪后,收枪的时候他才觉出运动服已被汗水浸透了。
巧的是,第二名是五十多岁的瑞典名将斯克奈尔,成绩是565环,只比许海峰少一环。第三名是中国选手王义夫,成绩是564环,也只比斯克奈尔少一环。
颁奖前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由于组委会根本没想到中国会有两名运动员同时进入前三名,只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所以一下子乱了阵脚,只能临时派人去取,以致颁奖仪式在手忙脚乱中延迟了40分钟。运动员们等了许久,后来才见一辆摩托车疾驰而来,送来一面五星红旗,颁奖仪式这才如序举行。
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立了头等大功,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金牌。
中国第一枚奥运田径金牌
1992年8月3日,中国运动员陈跃玲以44分32秒的成绩,夺得了第25届奧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田径金牌,她的成绩也成为奥运会上这个新项目的第一个记录。这个胜利让中国人等待了整整60年。
8月3日,巴塞罗那时间晚上7时50分,女子10公里竞走开始了。发令枪响,陈跃玲和来自20个国家的44名运动员走出了起跑线。
比赛前,教练王魁曾经反复告诫过她,不管对手多慢,前8公里都不要领先,必须放慢速度,以防裁判“枪打出头鸟”,陈跃玲牢牢地记在心上。
一离开起点,陈跃玲按事先的部署,走在运动员中间。陈跃玲协调地扭动着身体,压低重心,掌握好步伐节奏,谨慎地运用技术。她的呼吸很顺畅,走得也很轻松。走到7公里左右时,独联体的运动员加速冲出了队伍,陈跃玲也开始加速。到公路上坡时,陈跃玲看见教练王魁站在原先他们师徒约定好的地方,他向陈跃玲一挥手,陈跃玲马上意识到,这是教练让她加速超过去。于是,陈跃玲发挥她上坡快的技术优势,憋足劲在8公里处逐渐超过了对手。
陈跃玲脚下生风,到9公里处已经把原先超前的独联体选手拉下30多米,快进体育场的一段下坡路上,陈跃玲猛一回头,见一个身穿绿色运动服的运动员正飞快地追了上来,她正是独联体的优秀选手伊万诺娃。1991年,她曾在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43分多的成绩夺得冠军。陈跃玲亲眼目睹过她为了提高频率而追着汽车进行训练的情景,当时王魁教练指着伊万诺娃对陈跃玲说:“这就是你将来的对手。”
陈跃玲见伊万诺娃已经距自己不到一米,这时,陈跃玲只要沿着跑道再走一圈就可以冲线了,整个体育场沸腾起来,6万名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此时,伊万诺娃又奇迹般地加速,在最后的300米处竟然超越了陈跃玲。但从场内大屏幕上可以看见,伊万诺娃有两脚腾空犯规的明显嫌疑,终于,在剩下最后194米时,裁判向伊万诺娃出示了取消资格的红牌。陈跃玲以44分32秒的成绩,比独联体另一名运动员尼科娜耶娃快1秒冲过终点。这个成绩成为奥运史上这个新项目的第一个纪录。
作为竞走运动员,陈跃玲她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运动量的训练。陈跃玲永远也忘不了旅顺703高地,那是她们接受魔鬼训练的地方。山路很陡,有30到40度,800多米长,一次课要走10个来回。每走完一个坡到终点后,人都累得说不出话来,由于训练强度很大,队员心率每分钟达到222次至228次。赛前一个多月,她们又到青海参加高原训练,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上,忍耐着缺氧的艰难,完成每天的高强度训练,按教练的要求,每分钟需达到230到240步。在青海当地组织的一次测验中,陈跃玲竟然把青海男子竞走冠军甩在了身后。
梅花香自苦寒来,竞技场上的每一分收获都与辛勤的耕耘分不开。陈跃玲终于好梦成真,为中国田径赢得了奥运第一金。
中国乒乓球走向世界
中国乒乓球运动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由日本传入的。1916年,中华全国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设立了我国最早的乒乓球房;两年之后,上海乒乓球联合会宣告成立;到1923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
解放前,我国乒乓球队只参加过1927年和1930年两次远东运动会比赛,因为球艺不高,团体和个人比赛都未获胜。
新中国诞生后,乒乓球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在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乒坛的崛起。
1961年我国主办了第26届世乒赛,在这届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一举夺取3项冠军、4项亚军,其中包括首次夺取被视为最能反映乒乓球整体实力水平的男子团体冠军——“斯韦思林杯”,邱钟惠夺得了第一个女子单打冠军。从此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到了世界前列。
70年代以后,由于欧洲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我国乒乓球的地位(特别是男子项目)受到严重挑战,多次在世乒赛中负于瑞典、匈牙利等队,在第40、第41、第42届世乒赛中连续三次与“斯韦思林杯”无缘,在第41届上更是仅取得第7名,跌入历史最低谷。但我国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终于再创辉煌。特别是在1981年第35届、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上,两次夺得全部7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乒坛史上的奇迹。据统计,自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第48届(2006年)团体业乒赛结束,中国共获得103个冠军,在各国参赛队伍中排名第一。
中国乒乓球运动与奥运会结缘始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双打选手王涛、吕林在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而邓亚萍也在这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是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大球时代的开始,中国队共夺得男双、女双和女单三枚金牌。
自1952年成立至今,中国乒乓球队已走过五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新中国的第一项世界冠军、第一项女子世界冠军、第一项团体世界冠军,三次包揽世乒赛金牌,两次包揽奥运会金牌,创造了一支运动队长达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奇迹。
中国羽毛球队享誉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印度西部的羽毛球运动传入中国,最初仅在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中进行,也没有举行过大规模比赛。解放后,在1953年的全国球类运动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从印尼回国观光的华侨体育代表团羽毛球名将王文教、陈福寿等进行了表演。1954年,王文教、陈福寿回国定居,以他们为技术骨干,组建了第一支国家羽毛球队。此后,羽毛球运动在中国逐渐开展起来。
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1次全国羽毛球比赛,在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一批印尼归国羽毛球好手的带领下,我国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刻苦训练,认真钻研,敢于创新,在技术打法上提倡百花齐放,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在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在竞技能力上出现了划时代的飞跃。
1963年,连获两届世界男子团体冠军的印尼羽毛球队来访中国,中国国家队、青年队和一些省队都在对抗赛上获胜。1964年,印尼队在蝉联三届“汤姆斯”杯冠军后再次访问我国,又铩羽而归。
1965年中国羽毛球队出访欧洲羽毛球王国丹麦和另一羽毛球强国瑞典,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其先进的技术风格、快速的打法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34场比赛全胜的辉煌战绩。其中汤仙虎、方凯祥均以2比0的成绩,击败了曾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中连获6届男单冠军的丹麦名将柯普斯。
亚洲和欧洲的世界冠军都败在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拍下,欧洲报纸纷纷评论中国羽毛球队是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而我国“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打法风格,被认为是“代表了世界羽毛球发展的方向”。
1981年7月,在美国圣克拉拉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的五个项目中,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共4枚金牌。这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赛中亮相。此后,在1982年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中,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艰苦奋战,最后以5比4反败为胜,从印尼队的手中夺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1984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又把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的“尤伯”杯捧在手中。1986年中国羽毛球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更把“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双双举起。次年,在北京举行的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5个单项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冠军。至此,中国羽毛球创造了一个国家同时获得并保持了世界羽毛球比赛男女团体赛和5个单项个人赛的全部7项冠军,这是国际羽坛上史无前例的辉煌纪录!
1985年6月5日,国际奧委会第90次会议决定将羽毛球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然而正当此时,中国的羽毛球水平却跌落到低谷。
在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的首次羽毛球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只获得了一枚银牌和四枚铜牌。中国男子羽毛球队1992年在汤姆斯杯半决赛时以2比3不敌马来西亚队,连决赛权都未能取得。直至1998年,连续三届均未进入决赛。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也在1994年和1996年的尤伯杯赛中两度被印尼队夺走奖杯。出现这种状况,并非中国队的放松所致,而是对羽毛球运动员职业化趋势以及其他国家羽毛球运动迅速发展的势头估计不足。
在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后,到90年代后期,局面开始有了转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葛菲、顾俊摘取了女子双打金牌,董炯也取得了男子单打银牌的好成绩。1998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夺回“尤伯”杯,而在代表男女羽毛球整体实力的“苏迪曼”杯比赛中实现了1995年、1997年、1999年三连冠,2000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蝉联“尤伯”杯冠军,男子队也取得亚军。
中国羽毛球队的整体水平,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国选手基本囊括了该项目的全部金牌,包括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的冠军。2000年9月22日,是中国奥运征战史上最辉煌的一天,中国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掀起了夺金狂潮,在当日决出的18枚金牌中,中国获得了其中的6枚,从而在金牌榜上跃升到第二位。喜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令国人欣喜若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一天中6次在悉尼奏响,这一天堪称“奥林匹克中国日”。
《中外文化交流史逸闻趣事》
魏秀春 主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责任编辑:dis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