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则利
奥林匹克是一种文明,是吸收人类各种文明精华的结晶。奥林匹克是一种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适应性和兼容性。
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人顾拜旦呼吁创立了现代奥运会。
1908年伦敦奥运会出现了脍炙人口的名言:“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代表组成。这种人员结构,为其他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12年后出现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延伸,它与“重在参与”的精神相辅相成,鼓励人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
之后,冬季奥运会诞生,女子项目登堂入室,奥林匹克五环旗出现,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和进行运动员宣誓,圣火传递问世……现代奥运会的构架日趋丰满和规范。
北京奥运会诞生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这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负责人戴恩•佩奇就认为,这一主题没有单独强调中国,而是表现了世界融合的概念。
每一届奥运会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一些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科技,各种文明成果不断被奥运会所接纳,并由此走出主办国国门,走向世界。韩国的泡菜、舞蹈通过汉城奥运会走向世界;巴塞罗那通过奥运会成为全球旅游名城……
当初有人设想,奥运会应该永远在其发源地希腊举行。若真如此,奥运会能像现在这样成为全人类的饕餮盛筵吗?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就表示:“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让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和市场交流。”
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契机。中国的民族音乐、戏曲、饮食、建筑、绘画……将会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给世人。
北京奥运会借鉴了以前成功举办奥运会城市的经验,提出“人文奥运”理念。相关人士将其内涵定义为:是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及整个人类生活的充分贯彻的盛会,有教育、交流、参与功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