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北京奥运之路 > 北京申办奥运 > 北京申办奥运资料

为申奥绕地16圈 记改写中国奥运史的人何振梁

  钱江晚报2008年2月1日文章

  

2001年7月13日何振梁在做申奥陈述
2001年7月13日何振梁在做申奥陈述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有改变历史的力量。

  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多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

  如果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北京奥申委陈述人何振梁,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

  当北京奥运的倒计时声在我们耳边回响,当绚丽的场馆接二连三地揭开神秘面纱,这个时候,谁都不应该忘记,有着“中国奥林匹克教父”之称的何振梁老先生。正是这个和奥林匹克有着半个多世纪缘分的老人把中国带上了奥林匹克的舞台,把奥林匹克带到了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

  回首自己50多年的体育人生,何振梁说:“我只能说从不理解体育到认识到,或者初步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人的生活里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在世界人民之间建立起一座友好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桥梁。所以我感到50多年来,我能够为这个事业出一点力,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为申奥绕地16圈

  蒙特卡洛,何振梁的伤心之地。1993年9月23日,北京遗憾地以两票之差负于悉尼,与2000年奥运会擦肩而过。43票,这是当年北京最后的得票数,为了这43票,何振梁夫妇走遍世界各地,遍访拥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们,为北京争取宝贵的支持。那段时间,何老夫妇空中旅程累计可环绕地球16圈,为提防频繁空中旅行带来的不测,老两口立下了“遗嘱”。

  “我不愿意说它是遗嘱”,何老说,虽然不管是飞机失控还是碰到其他的意外事故,都要提前做一些准备。而何老的准备就是给家人留了一些话——“万一我们两个都回不来了,请你们按照我们对你的要求去做。”

  为什么北京申奥会有何振梁的爱人参与呢?这其实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一个传统,“委员们有一个传统,一般夫人都会跟随丈夫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为了争取到委员夫人们的支持,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别出心裁地成立了“夫人工作小组”,何老的爱人梁丽娟肩负起了这项重要的任务。在以两票之差负于悉尼之后,很多与梁丽娟要好的委员夫人们伤心地说,要是夫人们有投票权,北京早就胜出了。

  失利当晚失声痛哭

  在蒙特卡洛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何振梁第一个微笑着向申办对手——悉尼的高斯帕先生祝贺。然而谁都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微笑着祝贺对手需要怎样的大度和勇气,那一刻,何振梁心里流着泪。

  其实在最后一次进入会场等候宣布结果之前,何老的爱人梁丽娟非常担心何老的身体能否承受那样的大喜大悲——“我老伴担心,如果我们胜了,成功了,我兴奋得不得了,心脏病承受不了,如果是不成功,我也是会十分难受,心脏也肯定受不了。”怎么办?不能进入会场的梁丽娟只能事先将药放在了何老的口袋中,为了怕何老情急之中不知道用药,梁丽娟还专门拜托他们的一位好朋友,一位来自日本的委员,希望他能及时地将药送到何老的嘴中。“其实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的心脏还是比较坚强的。”何老说。

  何老把微笑和祝福送给了对手,然而回到宾馆之后,64岁的何老强忍在内心的悲伤再也无法压抑——“我回到宾馆,想休息了,结果家里女儿来了电话,她说不能接受,她哭着跟我说:‘我爱你们’。我真的是忍不住了。哭出声了,真的是号啕大哭。”

  古稀之年主动请缨

  北京着手第二次申奥时,何振梁已经70岁高龄了,当时他并没有进入申办工作人员的名单,他是后来主动请缨的。他说:“当时我真的是感到,没有个人的得和失,也没有个人的功和利的考虑,我只是觉得这是对我们国家有好处、对世界有好处、对奥林匹克有好处的一件好事。”

  何振梁戏称,自己是中国年龄最长的奥运会志愿者。这位北京申奥的“志愿者”一忙起来就忘了自己的“年长”。奥申委研究工作,少不了请他参与意见;送交国际奥委会的重要文件、20多万字的《申办报告》,他是英法文审定者之一;为了让国外朋友更多地了解北京和中国,他拖着年迈之躯奔波于世界各地。5个多月里,他就有69天在国外和飞机上,出访11次,走了20个国家和地区。他身体不好,但申奥前夕连看病的时间也挤不出来。申奥投票临近这一段,他没有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何振梁说:“我对自己说,小车不倒只管推。”

  当时何振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北京拿到了奥运会举办权,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莫斯科喜极而泣

  看过莫斯科申奥直播的人一定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何振梁作为北京申办陈述人的第一句话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有改变历史的力量……如果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何振梁用英语和法语交替说出自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敬,这是他真正动情的时刻,这也是他一生中能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大事了。

  美国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德弗朗茨在投票结束后说:“很多委员都被何先生的真诚所感动。”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以后,何振梁与中国台北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相拥而泣。“吴经国是我们的台湾同胞,他这次为我们申办也出了很多力。跟我拥抱之后,他说,我们中国人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北京申奥成功后,何振梁老先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他依然在为奥运默默作着贡献。过完年,何老已经79岁高龄了。他说,现在他除了健健康康地出席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个心愿,“假如身体能够好一点的话,并且北京奥组委允许的话,我想假如我能够举着火炬跑一段,这将是我的梦想。”跑哪段?“哪段都可以,哪段都可以。”

  何振梁(1929~):浙江上虞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理工学院电机系。他为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作出重大贡献,1981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后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现任国际奥委会文化委员会委员。

  奥运不会忘记他们

  香港富商霍英东:

  巨资相助 义无反顾

  身家百亿的香港富商霍英东始终有着一个奥运情结。1988年,他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捐款100万美元兴建奥林匹克博物馆。1990年北京亚运会,霍英东主动捐资1亿港元兴建亚运会游泳馆,该场馆后来被命名为英东游泳馆。

  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霍英东又为北京奥运会造价达8亿元人民币的奥运游泳馆“水立方”捐资2亿元。此外,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霍英东体育基金”每届奥运会都重奖奥运健儿。除冠军每人奖励一枚重一公斤的纯金金牌和8万美元外,亚军和季军分别奖励半公斤重的金牌、4万美元和0.25公斤重的金牌、2万美元。

  体育之子荣高棠:

  首枚勋章 当之无愧

  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奥委会委员是何振梁,而中国首位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则是有着“体育之子”之称的荣高棠。

  1952年7月,以荣高棠为团长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这是新中国的国旗第一次飘扬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加入国际奥委会后,从1949年起就和国际奥委会打交道的荣高棠是当之无愧的奥委会委员人选,但是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国体育领军人物,力荐德才兼备的何振梁为第一人选。1983年9月16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授予他奥运银质勋章。

  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

  两次投票 情定北京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运成功,吴经国在莫斯科与老朋友何振梁相拥而泣的场面至今仍令人念念难忘。吴经国说:“中国人最高兴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1993年、2001年两次申奥,来自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吴经国委员是唯一具有投票权的中国人。两次投票,吴经国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选择了北京。如今,吴经国先生先后考察了100多个国家,在奥运场馆设计、建设与评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吴经国先生还兼任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委员,受国际奥委会之托担任工程建设组的召集人。

  

(责任编辑:discover)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