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7月23日讯(记者任鹏通讯员刘冠伟葛福庆孔艳梅徐晓)火种存放室有20名警力护卫、24小时电视监控,传递线路的四个警戒区自内向外设“六道防线”,1.5万名安保力量在指定位置执勤。今天,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济南站接力圆满结束。
记者为您揭秘圣火传递的安全保卫工作。
20名警力护卫火种
记者了解到,对火炬运行团队的就餐点、休息点和驻地,公安部门提前进行消防和防爆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设置安保警戒线,实行封闭管理。
此外,公安部门也落实内部安保措施,做好水、电、气、热、通讯等设施的安全守护,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对内部员工进行审查,合格人员发放工作证件,禁止不放心人员参与各项服务工作。
在火种存放室外围,部署20名警力,协助圣火护卫队员守护圣火,24小时电视监控,并部署应急处突力量和消防应急力量,随时待命。
沿线设四个警戒区
省内传递城市间转场路线(包括高速公路)实行全程封闭,道路净空,路面严禁其他车辆和人员停留。沿线分段安排巡逻警力和备勤警力,道路两侧按照一级警卫标准部署保卫力量。
济南市在传递沿线自西向东划分四个警戒区,自内向外设置了包括封闭区、隔离区、组织观众区等在内的“六道防线”。
对火炬接力传递实行全封闭管理。同时部署近千名机动力量,在指挥、警力、装备、救援等方面做好处突应急准备。
火炬传递期间,所有进入控制区以内的人员,一律凭统一制发的证件进入。控制区外围200米范围内的区域实行交通管制,在活动现场外围200米外设置弹性封闭线,加强对人流、车辆疏导。
传递路线路面及线路两侧人行道内侧全程设置硬质护栏和警戒线,按照每5米至10米1名警力安排执勤力量,复杂路段加大警力密度;封闭线外延50米左右范围内设置观众区,组织市民在沿途两侧观看。
1.5万安保力量执勤
23日凌晨零时,济南市公安机关包括公安民警、武警、消防、保安、驻济部队增援、省武警增援和外辅警力在内的1.5万名安保力量全部在指定位置到岗到位,进入执勤状态,按照既定分工执行安保、巡查、守卫任务。
23日4时,警力全部到位。从23日5时起,各交通分流区、交通控制区、交通管制区全面开始工作,外围分流和内线控制、管制警力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在交通诱导显示屏不间断发布交通管制信息,及时提醒市民注意绕行。
火炬传递结束后,民警继续坚守岗位,迅速组织拆除隔离设施,密切配合加强交通分流疏导。到11时30分,火炬传递沿线交通恢复正常,周边道路畅通。
(责任编辑: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