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评论:愿意付出是一种和谐的力量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我们正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为了奥运会顺利地举行,广大北京市民乃至全国很多民众都自愿付出了很多。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的报名人数超过了112万,创历届奥运会之最。为了保证奥运会期间的安全,许多北京市民主动参与到安保工作中来。北京市政府采取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措施,得到了北京九成市民的支持。不少市民更是表示,为了保证奥运会期间交通通畅,愿意在此期间完全不开车。
为保证奥运会顺利举办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中,有的的确给市民造成某些不便,但是却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市民大都主动认真配合地铁的安检,北京道路上设立奥运专用车道也得到广大司机的理解。
广大民众这些付出和理解,是奥运会各项准备工作得到顺利推进的一个关键因素。奥运会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举办过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所幸各项准备工作都能得到民众的有力支持。
中国人这种不自私、愿意付出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种优秀精神的体现。这里面展现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也体现着“天下一家”的和谐共融。这种精神,是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巨大力量。
更让人欣慰的是,我们不只是看到民众一面的付出,也能看到政府在用心为百姓着想。比如,为了补偿单双号限行带来的损失,政府减征车主的税费。为了解决限行后的出行问题,政府采取设置单双号限行缓冲时间、增加公交车运力、错时上下班等措施。对于安保措施,有关部门也在努力做到既保证安全又有祥和的氛围。从政府的种种努力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众和政府一种相互支持的和谐互动。
奥运会不久就要召开,到时许多的准备措施将面临真正的检验。对为保证奥运会顺利举办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我们期待广大民众继续给予理解和配合。
也期待我们的付出和配合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奥运会期间。比如,如果在平时我们也能在社区多发扬志愿者精神,比如为了清洁的城市空气,车主们平时能尽量少开一些车,那么我们就通过举办奥运会获得了更多。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