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洛阳7月27日电(记者秦亚洲、张兴军)他紧握着“祥云”,却看不见跳动的火焰……
她左手高举着火炬,却挥不起另一只手臂……
他们两个轮椅并在一起,一只手举着火炬,另一只手相互配合,构成“心”形图案……
27日,奥运火炬洛阳站的传递中,由6名残疾人传递的路段,奏响了208名火炬手共同谱写的交响乐中最华彩的乐章。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奥运精神,感动了亿万中原儿女。
“奥运火炬传递没有忘记我们残疾人,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是奥运会"无歧视原则"的体现。虽然我看不见圣火,但是我的心一直伴随火焰跳动。”火炬手王奕斌说:“33米的火炬传递,是我十多年运动生涯中跑的最短的一次,却是跑的最精彩的一次。”
奥运火炬传递洛阳站第101号火炬手王奕斌,曾经是杰出的残疾人运动员。1994年、1999年参加远东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田径类3枚金牌、2枚银牌。
根据奥运圣火传递组委会的安排,圣火传递洛阳站从97棒到102棒的火炬接力,由6名残疾人完成。这6名火炬手中,4名是河南省轮椅篮球队队员,1名是盲人针灸推拿技师,1名是失去手臂的舞蹈家。
残疾人火炬手姜庆伟说:“我和高鹏珊早就商量好了,在火炬接力的时候,用手势向大家表达我们残疾人对奥运的热爱。”姜庆伟和火炬手高鹏珊接力时,两个人的轮椅并在一起,分别用一只手高举火炬,用另一只手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心”形图案。
独臂舞蹈家马丽平手持祥云欢快地旋转跳舞,跳完一圈,再来一圈,优雅的舞姿、青春的活力和自信的表演,感染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许多人。
郑州市民谢昌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火炬传递的全过程。他说:“当看到这一幕时,我们全家人都不由自主地流泪了。他们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积极参与的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
奥林匹克运动提倡创造一个没有歧视的世界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无论种族、信仰、性别、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有何不同,都应平等相处。历经百年风雨,奥林匹克运动友谊的桥梁越来越宽阔,恪守的“无歧视原则”已经成为全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河南省轮椅篮球队队员、火炬手张永峰说:“我参加残奥会的梦想可能难以实现了,但是我通过火炬传递的方式参与到了奥运会中来。这是祖国对残疾人的关爱,是奥林匹克运动对残疾人关爱。”
残疾人火炬手匡建丽说:“希望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全世界5亿多名残疾人能更好地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
虽然奥运火炬在洛阳的传递已经结束,但是残疾人火炬手展示出的奥运精神,依然在中原大地上传播。
(责任编辑: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