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等处采访,天天都会遇见许多外国记者和志愿者(志愿者博客,志愿者新闻,志愿者说吧)。尽管离盛会开幕还有十来天,但记者们匆忙的脚步、志愿者温馨的微笑,无不提醒着笔者:奥运会来了!
志愿者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轻松,为了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他们必须熟知服务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除了要保持一张笑脸,还有可能被“抓”去搬运沉重的设备和器材……对于种种挑战,志愿者们早有心理准备,来自贝宁的志愿者夏思唐饱含激情地说:“为世界各国的朋友提供服务,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
感到开心的绝不只有夏思唐一人。
请听听他们的心语:
美国爱默森学院的让娜·莉贝尔:“各国记者把奥运新闻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能为他们帮些忙,我感到十分欣喜、幸运!”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菲利普·莫瑞塞迪:“来北京做奥运会的志愿者,让我业余所学的中文派上了用场,我心里别提多兴奋了!”
澳大利亚小伙子乔舒亚·耶尔高:“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7个星期,奥运会是个充满爱的大派对,每个人都应该尽情享受!”
开心、欣喜、兴奋、期待……这一个个与“快乐”相关的字眼,全都源于奥运,来自参与。透过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话语,笔者仿佛看到了奥林匹克纯洁的圣火。
重在参与是人所熟知的奥运精神,而奥运会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参与者绝不仅仅局限于赛场。作为全人类的盛大聚会,奥运会既属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也属于组织者、火炬(火炬博客,火炬新闻,火炬说吧)手、志愿者、记者、观众……乃至一座座奥运场馆的设计者、施工者,以及包括他们的同事、朋友、亲人等在内的所有奉献奥运、情牵奥运、关注奥运的人。就像志愿者会遇到难题,记者们要面临竞争一样,其他的参与者也肯定会有辛劳的付出、默默的耕耘,但快乐的感觉恰恰就在这些付出与耕耘间潜酵暗长、生根发芽。
北京奥运会为奥林匹克精神对话东方文化神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因而吸引了无数眼球。奥运盛会日益临近,操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穿着不同服装的各国选手、政要、记者、观众,正在满怀热情地来到北京,还有更多的人留在自己的常住地注目赛场,他们都是奥运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奥运会为所有愿意参与的人营造了无比巨大的空间,只要不抱有傲慢、偏见和敌意,所有参与者都将获得一份难得的回报——快乐!希望在奥运会这个快乐的大本营里,没有人会品尝失败,让相互理解的真心、真情和真爱的阳光普照大地!
参与北京奥运会,实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