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8日奥运专电 题:
法国“机器”东欧造
尼古拉·卡拉巴蒂奇,这是一个典型的东欧人的名字。但是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是法国手球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悍将,他不但是法国队的主力左内锋,还是球队的头号得分手。
出生于原南斯拉夫的卡拉巴蒂奇算得上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布兰科曾经是南斯拉夫国家手球队的门将,并长期占据着一号主力的位置。
卡拉巴蒂奇出生在1984年。在那一年,他的父亲转会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俱乐部打球。1988年,卡拉巴蒂奇一家举家迁至斯特拉斯堡,并开始在法国定居生活。随后卡拉巴蒂奇得到了法国国籍。
受到父亲的影响,卡拉巴蒂奇从小就表现出对手球运动的热爱。在他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一场不落地观看父亲的比赛,有时甚至连父亲的练习也不错过。
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卡拉巴蒂奇回忆说:“那段时光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开始真正地认识手球,并从父亲和他的队友那学到基本的手球知识。”
1990年,6岁的卡拉巴蒂奇加盟了当地的一家少年手球俱乐部,并从此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手球篇章。2000年,年少成名的卡拉巴蒂奇在蒙彼利埃队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在当年的赛季就获得了法国杯的冠军。
在蒙彼利埃队效力6年期间,他不但坐稳了主力位置,而且率队获得四次联赛冠军、四次杯赛冠军。2003年,球队还夺得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冠军,成就三冠王伟业。卡拉巴蒂奇本人也多次荣膺联赛最佳射手和最佳左内锋。
在法国联赛实现“大满贯”之后,卡拉巴蒂奇2005年转会到德国基尔俱乐部,开始迎接新的挑战。短短三年间,卡拉巴蒂奇就赢得了在德国联赛中能够得到的所有奖项。他高效的进球率和稳定的状态也给自己赢得了“机器”的美誉。
由于在联赛中的抢眼表现,2002年18岁的卡拉巴蒂奇就披上了国家队战袍。而他在国家队中的经历依然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入队首年他就获得了世界杯的冠军。2003、2005年法国队两夺世锦赛季军。2006年法国队又摘得欧锦赛冠军,卡拉巴蒂奇也第一次尝到了欧洲冠军的滋味。
2007年法国队在世锦赛上仅获第四,但是卡拉巴蒂奇被评为赛事最佳左内锋。2008年初的欧锦赛上,法国队获得铜牌,而卡拉巴蒂奇也荣膺最佳射手和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
卡拉巴蒂奇是个大块头,卡拉巴蒂奇也有大智慧。他不但在球场上表现了出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具有惊人的语言天赋,他能流利地使用英、法、德、西、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六门语言。国际手球联合会称赞这位“智勇双全”的天才为“世界上最为全面的球员”。
如果非要在卡拉巴蒂奇如日中天的职业生涯中找出些许瑕疵的话,那应该就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了。由于在四分之一决赛两分惜败俄罗斯,法国队最终只获得第五名。而他自己也因为对手的“重点照顾”而发挥不佳。
卡拉巴蒂奇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参加奥运会是我儿时的梦想,但是雅典奥运会却成为了我的一次噩梦。当时的法国队拥有出色的阵容,但是我们只得到第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了卡拉巴蒂奇又一个“圆梦”的机会。这个集东欧人的严谨和法国人的浪漫于一身的“射门机器”将为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再次高速地运行起来。而法国队也会在这位年仅24岁,却已征战多年的“老”球员的带领下奋勇冲击奖牌。
(责任编辑:laura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