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记者体验奥运安检6小时查3次 媒体专车畅通无阻

  本报特派记者昨天近距离感受奥运会越来越近的脚步

  奥运初体验

  今天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10天了。昨天下午,本报首批奥运特派记者抵达北京,开始近距离感受北京奥运会的火热。从首都机场到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从安全保障到媒体专车,记者无处不感受到奥运会越来越近的脚步。

  体验安检

  早听说奥运会安检极其严格,记者昨天总算有了亲身体会。短短6小时之内,记者居然被三次打开背包检查。奥运会还未开幕就已如此,安全保障的严格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第一次检查是在双流机场。为了节约时间,记者提前将所有可能引起怀疑的东西清理干净。本以为可以顺利过关,但还是被拦了下来。办理行李托运时首先出了点问题,行李刚上传送带就引发报警。开包检查的结果是几对电池惹了祸。过安检门时工作人员客气地要求我们把脸正对摄像头,说是要拍照留底。随后,工作人员要求记者把随身带的电脑拿出来检查。

  在首都国际机场,安保人员出人意料地没让我们把包打开,他们拿着一个感应器对着人和包一扫,说声“可以了”就让我们通过。在搭乘通往主新闻中心的直通班车时,由于证件尚未激活,极其负责的安保人员们对记者的检查空前严格,不仅所有的包全部打开,就连包里的U盘都被拿出来做了测试。整个过程中记者就站在原地,张开双手任由探测器检查。到MPC后,安保人员又按以上程序来了一遍,这次记者已经习惯了,早早打开背包高举双手接受安检。

  体验交通

  媒体专车畅通无阻

  从首都机场出来一进入高速路,记者就注意到路上的车辆全是双号——从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制度,这是缓解奥运期间交通拥挤的一大手段。

  从宾馆到MPC,记者乘坐的是媒体专用大巴。有意思的是,虽然上车前检查很严,但整个车上只有记者一名乘客,这可是真正的“专车接送”。下午4点之后的北京已开始进入下班高峰期,从宾馆出来的高架路上挤满了车辆,但没有一辆车开上最里面的“奥运专用车道”。车海中,大巴以40公里的时速前进,虽然不算快但除了遇到红灯外没有停下一次。大巴司机告诉记者,奥运专用通道实施以来,除了刚开始两天有人误驶上去外,之后再没出现过抢道现象。

  体验MPC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是奥运会期间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之一,早就听说这个地方创下了诸多纪录,昨天记者第一次实地领略,感觉十分震撼。

  整个MPC由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构成,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一走进MPC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志愿者的微笑。一楼进门的左边是咖啡厅,接下来依次是邮局、银行等商业区。再里面是文字记者工作室,宽敞的工作室可容纳600多人同时工作。

  MPC的二楼极具中国特色,采用“风、雅、颂”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令人赏心悦目,新闻发布厅别出心裁地以“梅、兰、竹、菊、松”来命名。配上墙壁上的四合院照片、天花板上的燕子风筝和纸油伞,看上去中国味十足。地下一层是餐厅和摄影记者工作室,巨大的餐厅可同时容纳近千人就餐。

  MPC在严格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兼顾人性化服务。当然,好的服务也意味着不菲的价格。记者昨晚在MPC媒体餐厅吃了两份小菜、一碗白饭就花了85元人民币。

  特派记者 肖竹 陈浩(本报北京专电)

  体验激情

  古稀老人特殊方式迎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全国人民进京观看奥运比赛的热情如同北京8月的天气一样火热。来自辽宁省鞍山市的两位老人张宝福和孙绍泰今年同为73岁,为了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和热爱,两位老人怀揣着四张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门票,分别历时20天和12天,行程750多公里,从鞍山跑步和骑自行车来到北京。两位老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中国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

  73岁的孙绍泰是鞍山市24中的退休教师,年轻时是一名业余田径运动员。同样为73岁的张宝福是鞍山市无缝钢管厂的退休钳工,作为业余运动员曾参加过半程马拉松赛。两位多年的好友在买到奥运门票后就合计着怎么去北京看奥运。“当时我们就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本来打算一起跑步来的,可老孙他身体不如我好,所以我们合计了一下,就决定我跑步来,他骑自行车来。”

  从鞍山到北京的路程有750多公里,两位老人一前一后地前进着,一路上很多人为他们而感动。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26日,两人终于在天安门碰面了。

  昨天,两人来到国家体育总局,希望总局能在他们记录行程的本子上盖上最后一个章,属于目的地北京的章。在体育总局门口,记者邂逅了这两位老人,在得知记者来自成都后,他们握着记者的手说:“祝愿四川人民幸福健康,早日重建家园。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到四川去看看。”

  特派记者 肖竹 陈浩(本报北京专电)

  北京热情迎客

  从离开成都双流机场的那刻起,我就在憧憬着北京的奥运热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个曾经遥远的梦,如今已经近在眼前,北京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到这个城市正满怀热情迎接着举世瞩目盛会的来临。

  8月的北京是最热的季节,29摄氏度的气温比想象中低了很多,但走下飞机还是能感受到阵阵热浪。闷热的天气让人有些不适,但很快映入眼帘的各种北京奥运会宣传画,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奥运时间。走出机场,就能看见穿着蓝衣的志愿者来回穿梭,他们耐心地引导人们去往不同的地方,帮助你解决各种困难。热情且充满温暖的微笑是他们的招牌,也让每一个从他们身边走过的人感受到了奥运的热度。记者打车前往国家体育总局,一路上的哥向记者介绍着北京这两年的变化,以及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道路信息。在体育总局门口偶遇的两位热心的鞍山老大爷更让记者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

  随着8月8日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参赛代表团以及观众将来到北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已经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每一个客人。

  特派记者 陈浩 (本报北京专电)

(责任编辑:刘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