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厨师们辛勤劳动,为所有参与赛事的人员提供安全、优质和有特色的餐饮服务。 |
北京全聚德已支好4台烤鸭炉,奥运会期间,每天为运动员提供600只烤鸭,而且都是由全聚德服务员卷好的由烤鸭片、黄瓜条、葱丝组合的烤鸭卷。 (本栏照片均为中新社提供) |
每天早上6点半,42岁的陈海龙和他的妻子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培育蔬菜瓜果的工作看似和传统的农业种植区别不大,但实际上,陈海龙觉得自己重任在肩——他所侍弄的并非普通蔬菜,而是专供北京奥运会核心区的有机蔬菜,不容有丝毫差池。30日,在京郊延庆县绿福隆农业有限公司的大棚里,陈海龙笑着对本报记者说:“这瓜果蔬菜现在摘下来就可以直接吃,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绿色有机 身价倍增
绿福隆农业有限公司是北京奥运特供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当然,这些蔬菜贴上了“绿色有机”这个标签就决定了它们身价倍增。“我们从种子采购,到肥料农药,都是农科院统一配送的,还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管。这样一来,成本比普通蔬菜至少增长了一倍。”绿福隆农业有限公司张经理告诉记者。尽管这种“奥运蔬菜”价格至少翻了一番,但还是引来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客户。
看来,“奥运蔬菜”还真是一块颇具诱惑力的金字招牌。
以“貌”取菜 逐个“选美”
“奥运蔬菜”在长度、重量、外观上都有严格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采摘“奥运蔬菜”也是一个以“貌”取菜的过程。黄瓜直径要达到5厘米,长度20厘米左右;菜椒的重量要在200克以上……只有在“选美”过程中占据上风的蔬菜,才能成为“盘中餐”。
员工陈海龙告诉记者,事实上在蔬菜瓜果还没有成熟之前,那些品相不好、质量较差的“次等品”就已经被提前残酷淘汰掉了。
引进20多种“洋蔬菜”
这些都是什么蔬菜?在奥运蔬菜产业基地的大棚里,记者们个个都变得“五谷不分”,眼前的这些植物实在有些陌生。“这是薄荷,这是迷迭香,那边的是根芹……”工作人员揭晓了谜底,原来,在“奥运蔬菜”里有很多是漂洋过海在京城扎根的“洋蔬菜”。
“考虑到国外客人的口味,北京奥运会特地从国外引进了20多个品种在北京进行种植,其中大部分是香料蔬菜,保证让客人们吃上原汁原味的‘家乡蔬菜’。”北京农业局蔬菜管理处处长陶志强说。
外来引进的蔬菜品种在北京能生长得好吗?绿福隆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有农科院的专家顾问组长期跟踪指导,他们在种植过程中没有走弯路,很快就上手了。员工陈海龙颇有心得地说,“洋蔬菜”就是有些娇气,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掌握了它们的“脾气”,就能保证它们在北京安家落户。
菜农都取得中专文凭
绿福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生产技术的郭主任手里拿着一大串钥匙,这立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各个大棚的钥匙,都掌握在我的手里。平时只要不是工作时间,这里谁都不许擅自进入。”记者顺着郭主任的指引一看,原来各个大棚上都贴着一块明确的标识:非工作人员擅自入内,罚款100至200元!
在这里,为了保证“奥运蔬菜”的质量,对于工作人员的挑选近于苛刻,对于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陈海龙以前当了多年的菜农,但现在他不得不接受高要求的挑战。“现在我们一周有4天都要接受培训,有专家给我们上课。公司要求我们都要取得园艺农业方面的中专文凭。”他告诉记者,即使是采摘蔬菜这些他们已经驾轻就熟的工作,现在也有了新的要求,“绝对要保证蔬菜外观的整洁,不能‘伤’到一点。”
“我们的蔬菜从采摘,到进入加工厂,一般只有两个多小时。而且在采摘后,我们都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安全和卫生。”张经理笑着说,他们对“奥运蔬菜”的精心呵护程度丝毫不亚于对自己的孩子。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特派记者 吴 吉)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